1.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拥有生命的星球。由于它有合适的质量,位置,和内部活跃程度,使得它拥有海洋,大气和磁场。海洋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舞台,大气阻止了海洋的蒸发,而磁场保证了大气不会被太阳风剥离。正是由于这三大要素,地球才成为一个美丽的生命绿洲。
2.月球的起源 科学家通过分析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样本,证明了戴利的“撞击说”的理论预言和实际观测吻合。戴利认为,很久以前,一颗巨大的行星撞上了地球,把泛大陆撞成了好几块。此外,这次剧烈的碰撞也把地球表面(即地壳)的大量物质都撞到了太空中;这些物质后来重新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这就是月球起源的“撞击说”。
4 什么是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其实应该叫“爱因斯坦引力”。想象一张非常平坦且弹性十足的大床垫,有一个小玻璃球在上面滚动。如果没有别的干扰,玻璃球会一直沿直线滚动。现在把一个大铁球放在床垫上,它立刻会让床垫凹陷下去。很明显,如果此时玻璃球再从大铁球放在床垫上,它立刻会让床垫凹陷下去。很明显,如果此时玻璃球再从大铁球周围经过,其运动轨迹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如果初速度足够大,玻璃球还会逃离这片洼地;但如果初速度比较小,它会沿着被压弯的床垫滚下去,最终撞上这个大铁球。
现在把床垫当成时空本身,把小玻璃球当成地球,把大铁球当成太阳。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说的是,太阳存在会把时空本身压弯,而时空弯曲对周围天体的影响,恰恰等价于把这些天体拉向太阳的万有引力。换句话说,引力其实就是有质量的物体把原本平坦的时空压弯了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牛顿引力和广义相对论没有什么差别。只有在大恒星附近,或者说引力特别强的时候,两者之间才会出现一个很小的差异。换句话说,当引力特别强的时候,广义相对论会比牛顿引力多一个修正项。
5 土星环 土星环源于一颗大型彗星的毁灭,这颗彗星的岩石较重,就落入了土星,而彗星的冰较轻,就留在原来的轨道上并形成了土星环。土星环是由不计其数的冰块构成。
6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体 土星二号和木星二号内部都有巨大的液态海洋。很可能有生命存在。
7“躺着打滚”的天王星 天王星自转轴的方向几乎与它的公转轨道平面平行。天王星一直都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躺着打滚。原因,目前最流行的理论认为,它是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给撞歪了。
8冥王星是怎么由行星降级为矮行星的。 作为一颗行星,冥王星一直有两大软肋,自身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二,以及有一颗能把自己1:1潮汐锁定的卫星。尽管如此,在整个20世纪,它还是守住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地位。但在2004年末2005年初,迈克尔。布朗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发现了三个块头很大的新天体;其中妊神星和鸟神星的质量都达到了冥王星质量的三分之一。而阎神星的质量更是比冥王星质量大了27%。所以布朗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把三个天体都列为行星,结果再次被否决。一怒之下,布朗提交了新议案,建议修改行星的定义,把冥王星赶出行星行列。经过2000多位天文学家的表决,这份提案获得了通过。冥王星丢掉了行星的身份。
9新行星定义 一颗行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第一,它必须直接围绕太阳旋转;第二,它的质量要足够大,让它的外观能维持球形;第三,它必须能清除自己轨道上的所有天体。最后一点可以理解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参考书籍《漫步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