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有做事半途而废的毛病,一件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热情满满,但是经常难以坚持很长时间,很多事都在做了几个月后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并在最后选择了放弃。
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更是对自己的这种表现难以接受,在心理对自己出现诸多的评判。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与家庭都告诉我们,不能做一个不坚持、半途而废的人,一个不坚韧的人是不会被这个社会的规范所接受的。就这样,在自我责备与否定中,我郁闷了很长时间,毕竟不被人喜欢这件事总是很难让人开心起来的。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明白,其实没有谁可以有权利决定你是否应该被喜欢或者被认可,哪怕我就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我也可以选择喜欢并接受自己的这种个性与特征,毕竟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可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并不是这个社会告诉我,我应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喜欢。甚至可以接受,哪怕这一生都会如此,诸多尝试而无法长久坚持,我也可以允许自己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这些经历本身对于自己来说,就已经是可以让人生丰富多彩的途径。
当我开始接受这样不完美的自己时,我竟慢慢了解到,原来自己无法坚持下去的事,本就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探索与尝试,经历过了,了解到自己真心想坚持下去的是什么,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且这个世界上,谁又有资格真正来定义一个人不可以在喜欢半途而废的人生中获得快乐呢?谁又真正有资格评判一个人一定要在获得众人认可的“成功”中,才能够有资格快乐地享受生活呢?
是的,这就是自我接纳的过程,它让我越来越喜欢自己,也越来越能够接受自己身上的诸多不合所谓社会大众的规范。而且,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接纳而让自己爱上自己,哪怕自己与“大家”不同,哪怕我们与别人一直以来的要求都不符,我们也可以以自己的标准享受着这一生。
当我们很多人都了解到我们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同,接纳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的过失,这时又会有很多人非常努力地尝试“接纳”自己,这个时候,接纳就变成了一种被迫的手段,而不是真实的悦纳,“我应该”要接纳自己,与“我做到”了接纳自己,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要如何做才可以真正做到自我接纳呢?我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多读书:读书说来简单,但是依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书籍的选择非常重要,同样是用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但是不是所有的阅读都可以带来成长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悟。我一直是个喜欢阅读的人,大学时也是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借书,但是让我非常遗憾的是,自己当时对阅读的书籍类型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所以虽然也花费了许多时间来读书,但是个人成长却是极其有限的。在后来我回想自己走过的生活中,唯一一件让我觉得后悔的事,就是自己当时没有选择读可以真正帮助自己思考的书籍。所以,读书是要有选择的,至于如何选择,后面我们也会再花时间讨论这个问题。
2、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正热爱个人成长的人,是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的,对人对事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别人强加给我们,而我们可以选择不接受的,如此才不会因为被人影响而对自己否定与怀疑。
3、多向热爱个人成长的人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就要向那些在成人成长路上一直摸索的人多学习,在最初可以先复制这些人的行为与学习方式,这样我们会更快地让自己进步,当我们能够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设计自我成长的路径了。
以上只是一些自我接纳的小总结,但是我们仍然不可以太心急,自我接纳是一个急不来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心态不要急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尝试接纳现在的这种不接纳,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要求一个孩子从出生就可以会说话,会跑,会识字,此时,我们也是一个刚刚出生的灵魂,当然也要让自己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学习。
《与神对话》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很喜欢, “你要寻找的是觉悟。但觉悟并不是愧疚,而爱也不是害怕。”这是我们在自我接纳的过程中要学会的。“你必须学会温柔地对待你自己。别再评判你自己。唯有当你无须外界的认可时,你才能拥有你自己。” 这是我们在自我接纳实现后可以做到的。最后还有一句我自己平日里爱说的话:“慢慢来,不要急!”
紫钰,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天说地,专注亲子教育、关系沟通、个人成长。微信:zch2575,公众号:单亲妈妈与娃的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