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做自己希望的自己呢?还是变成一个被社会希望的自己?
个性化太多,容易与社会脱节。社会化严重,很容易失去自我,痛苦挣扎。
个性化与社会化也是我们职业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比如我的妹妹,现在即将大学毕业,我就总是试图以我的社会经验告诉她,将来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我考虑过她的喜好吗,没有,我只是希望她可以少走弯路,这样泯灭个性化合适吗?我其实也很矛盾。
一个社会越是中心化,我们就越容易做后一种选择,为了生存而选择职业,相反一个社会越是去中心化,强调个性化,我们就容易做第一种选择,为了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所以这就是中国和外国的区别所在,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活在上一代的中心论里,我们更容易听从所谓家里人的意见去适应社会。更多的西方人追求自由和个性,为了自己的喜好而从事某项事业。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更多人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相结合,并且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从小爱看书的罗胖引领了知识变现,知识改变世界。比如在报社爱写“小黄文”的咪蒙现在成为自媒体大V。
所以越来越万物相联的世界,体系化的选择未必可靠了。反而个性化的东西,说不定会有一线生机。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最好你一直以来都是在拿本心和整个世界碰撞,因为这意味着你一直在和这个世界建立真诚的深度关系,这个深度关系会诞生各种真正的产品,很多是意想不到的。
随着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我们做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做个性化的选择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注重自我体验的人未来说不定更宽广。
用心与世界碰撞,加强社会联系,我想会产生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