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顾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就会发现小皇帝和顾命大臣之间的博弈,贯彻始终。
老皇帝临死前总是担心自己年幼的儿子没办法掌控一个大帝国,分分钟被人赶下宝座,把祖宗基业给丢了,所以就找几个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协助小皇帝治理朝政什么的。
但等小皇帝成长起来以后肯定会和顾命大臣互相不对付这事儿,是明摆着的,老皇帝难道看不出来吗?早就知道顾命大臣对小皇帝来说,会成为以后的隐患和威胁,为什么还要坚持立顾命大臣,早早就给小皇帝埋了颗雷呢?
千万别以为这是老皇帝想不开了,真正的原因是,这顾命大臣是不得不立的无奈选择。为啥这么说呢?媒体人唐元鹏写了一篇文章,为我们梳理了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第一个例子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平道路,可以说做了最好的安排,即便放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因为怕朝中重臣以后会夺权,威胁小孙子的宝座,朱元璋就把本朝的开国元老和文臣武将们全都杀了个精光,尽一切可能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不单如此,为了不挡孙子的道,朱元璋对自己的那些儿子们也没手下留情,分别把他们一个个都赶到外面去领兵打仗了。但即使这么会算计,又为小孙子做了周全安排的老皇帝,最后也还是没能让朱允炆基业长青。领兵在外的四儿子朱棣手握兵权,而朝廷里又没有能牵制住他的重臣,朱棣就成功地篡了自己侄子的位置。
中国古代不是讲究“兄终弟及”吗?就是说假如没儿子或者儿子还没长大,那就先让弟弟继位,或者直接让自己的弟弟当顾命大臣,这样不就万无一失了吗?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只能说你很傻很天真。
首先,在封建时代,能够合法继承皇位的是嫡长子,所以“兄终弟及”这种方式本质上不符合继承制的规定,不仅没有市场,还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杀戮,影响国家安定,甚至导致王朝覆灭。其次,让皇上的弟弟当顾命大臣也不是啥好主意,因为弟弟也有野心啊,谁不想当个皇帝爽一把?千万不能低估了权力的吸引力。
比如北齐的高演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北齐的开国皇帝叫高洋,他临死前也无奈托孤,虽然知道自己的弟弟高演是个什么德性,但高洋也实在没辙啊,自己的儿子高殷还很小,如果不找个顾命大臣,自己死了以后,儿子也就跟着一起玩完了,连长大成人的机会都没有;要是找个顾命大臣呢,好赖还有一丝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等到小皇帝长大了,谁能笑到最后那可就说不好了。所以,高洋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高演,办这事的时候,真是低三下四求这个弟弟,对高演的要求也只剩下说“皇位你要夺便夺,但求给你小侄儿留条活路”,话里面那种无奈,简直溢于言表。那最后小皇帝咋样了呢?这个高演不仅废了小皇帝,自己坐上了皇位,还在废帝一年以后,把自己的侄子给杀掉了。所以说啊,在皇位面前,就算是自己的亲叔叔,也不值得信任,甚至说是更不值得信任。
既然找自己的弟弟干这事不行,那让小皇帝的母亲垂帘听政咋样呢,有亲妈保驾护航,总该没问题了吧。但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封建时代里,后宫妃嫔的荣辱跟她们的娘家是互相牵连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太后一旦掌权听政,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稳定自己的地位,就势必要增强自己家族的势力,因为妃嫔平时不能干政,所以她们信得过的人就只有自己的娘家亲族。这么一来,小皇帝就有更大的麻烦,很容易造成外戚干政,这也恰恰是困扰皇帝们上千年的祸患。在这方面,西汉的吕雉吕皇后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年刘邦定下誓约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但吕雉临朝以后,权力熏天啊,前前后后封了她们吕家好几个人为王。最后周勃、陈平两位名臣平定了吕氏叛乱,汉室王朝才能保全。所以,太后垂帘听政,弄不好就成了引狼入室,老皇帝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家江山成了别人的囊中物。
老皇帝找顾命大臣往往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用忠君思想限制大臣,用道德来钳制他们,免得他们有谋逆的心思。这招用的最成功的人就是刘备。当年白帝城托孤,他就给了诸葛亮一句话说,“我这傻儿子要是能扶得起就扶,扶不起你就自己上吧”。诸葛亮一听,老皇帝这么信任自己、看重自己,绝对不能辜负了这份重托。最终诸葛亮也没自己当皇帝,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形象。
多害相权取其轻,就算立顾命大臣这事有再大的风险,但在比较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权力过渡方案、权衡多重利害关系以后,这仍然是最保险的选择。封建帝制的内在缺陷让皇位继承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像古希腊、罗马共和国这样的,他们的执政官都是公民选出来的,所以这事在人家那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小孩子根本就没机会执政。但封建帝制可不一样,几千年时间里,肯定会碰上老皇帝驾崩,而新皇帝还没长大的情况,这时候势必就得有人来引导、辅佐小皇帝。所以,就算明知道立顾命大臣是无奈,但对行将就木的老皇帝来说,也是被逼的啊!
本文源自: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顾命大臣——帝制时代的死结)音频稿:桃子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