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2019-08-12

      徽州是今天黄山、绩溪、婺源一代的古称,此处的山水风光可谓冠绝天下,驰名中外。

      如今,古徽州一带的景区常常用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两句诗来做宣传,把这两句诗解释为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两句诗出自汤显祖的《游黄山白岳不果》。序曰: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翻译过来就是:“友人吴序看我境遇困窘,劝我到黄山、白岳(齐云山)一游,未能成行。”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的前两句说:“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为什么要去黄山白岳呢?这自然不是为了山水风光,而是为了仕途。

        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目睹当时官场腐败,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里。此诗便是写在汤显祖弃官之后。

        明代苏州人沈际飞刻印过汤显祖《玉茗堂诗集》十三卷,对此诗有一评语:

    “序亦是妙人。闻说金休宁谒选者百计营之,而抽丰者往往于此取道。临川诗,一帖清凉剂也。”

      “抽丰者”即以各种名目向人索取钱财、捞取好处。可见,沈际飞对这首诗的理解是:当时徽州非常富裕,休宁甚至有“金休宁”之誉,因而很多“抽丰者”都趋之若鹜,想找点门路或机会,但汤显祖却明显不屑于此。

        再结合诗的后两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即是说一生有许多想去的地方,独独没有梦到过徽州。汤显祖并非称赞徽州地区的自然风光令人“痴绝”,而是表达他绝不前往徽州卖文鬻字的决心。

      因此,严格说来,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两句是批评徽州地区铜臭味太重的意思,如今却被用来作徽州风景的广告词,实在是误会太深了。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绝对是历史铁定的规律。 现在的徽州,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青山绿水,处处...
    疏食遨游客阅读 8,703评论 5 12
  • 今天放张自己的 太喜欢这个choker了 (╯3╰)
    PearlParis阅读 1,456评论 0 0
  • 前几天的文章里,说到80后90后对于薪水,大多秉承的观点是: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有几位在评论区说,难道不该...
    VK时尚阅读 1,742评论 0 1
  • 每晚的《恋爱先生》已经变成我家饭后的固定科目,昨天妈妈要去银行转账都怕错过精彩情节,看完两集后才去的,老公也是每次...
    Y伊歆Y阅读 3,51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