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染,采撷草木之颜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寻起源自蓝染。靛青由蓝草炼成,而在蓝染缸里又形成了名为花青的漂浮物,其颜更胜于蓝染液,于是,有了《荀子》中经典的表述。

        7月5日午后,阳光明媚了一瓯文化驿站,于淡淡茶香里,聆听徐夏怡老师带来蓝染的故事,以及让人怦然心动的扎染手帕时光。

        在徐老师的讲述里,初次近距离地走近蓝染,与千前之前古朴的生活方式,遥遥握手。蓝染,不同于各种人工染料,它取自于草木,通过种植蓝草,比如板蓝根等,将其经手工工序处理之后,于染缸内经时间陈酿,才慢慢有了期许的颜。

      故事里的蓝染,是让人怀旧又惊艳的存在。静静聆听徐老师讲述千年以来蓝染所历经的种种,从草木而来,在人世间繁盛,又随草木而去,成为一部分人珍视的极少数。很难想象,曾在寻常人家里随手可触的蓝染,已成为了非物质遗产需要保护的部分。

        扎染蓝手帕仿佛是见证奇迹的过程,以纯白的棉布,折叠成不同的形状:标准的三角形,辅以玻璃珠的圆形,或将铅笔卷入其中的条形。扎束成型后,入水,入染料,守候15至20分钟的光景,小心解开捆扎,让还是呈现绿色的部分在空气里充分氧化,显出蓝色,最后,入水清洗,就有了不同姿态的蓝白底色。

      当所有的蓝染手帕完成,晾晒在麻绳上展现出不同姿态的瞬间,每个人脸上都绽出由衷的欢喜,终于明了原来草木染料是绿色,经氧化才为蓝,而一切,都是自然的力量。

        蓝染,有太多旧旧久久的故事值得寻味,合上这一日这一页打开的故事,想探寻更多关于蓝染的前生今世……

          ——织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