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从Brunnen出发穿过伯尔尼,到达瓦莱州境内,就看见了大片的葡萄园。瓦莱州首府Sion地区是瑞士著名的葡萄产区,因为地势高、日照强、土地贫瘠、昼夜温差大,而非常适合葡萄生长。土地越贫瘠,葡萄根扎得越深,山地越高温差越大,葡萄品质就越好。
我只知道葡萄是挂在葡萄架上的,当我见到瓦莱州成片成片的山地葡萄园时,被深深震撼。
当地人在陡峭的山坡上用石头垒起一道道高墙,种下葡萄。汽车行驶在只有一个车道的石子路上,每到拐弯处,几乎都是看不到路的山崖。偶尔有一处地方稍微宽一些,两辆车刚好可以插肩而过。我们会遇上了会车,对方的车贴着山体,我们车轮压着崖边,我不由紧张地抓紧了扶手。当然是虚惊一场。因为Schuler先生每年九十月葡萄采摘的日子都要亲自来把控质量,所以对路况十分熟悉。
车在600多米海拔的位置的一处峭壁停了下来。向下俯瞰,罗纳河像平整的公路一般,流经整个瓦莱州。
抬头看天,天空很蓝很蓝,白云似乎触手可及。土黄的石墙直直的挨着天空,非常壮观。
Schuler先生的吉迩酒庄葡萄园在这块山地的山顶,将近千米海拔。我们坐车来到山顶,午餐就安排在这高高的天际。
一位老名厨受雇于此,为到访的客人或者野餐活动提供美食。我注意到和前一天晚上在古堡吃饭一样,Schuler先生摆了两枚硬币在桌上。原来这是当地人在野外就餐时驱赶蜜蜂的习俗,必须是两枚五毛铜制硬币,两枚字和图案分别朝上,摆在餐桌上。可是似乎并不那么有效,蜜蜂还是偶尔回来光顾,想来是蜜蜂也向往美食。
在山顶吃到的是当地著名的奶酪餐:Raclette。Raclette是瑞士奶酪最传统的吃法之一,常常是瑞士人家庭聚会、宴请客人的最经典的菜肴。整条的奶酪经过烤制,厨师用刀刮下融化的部分装小盘,配上面包、土豆、生腌肉或者单吃,酸黄瓜和大蒜佐食,味道十分鲜美。讲究的会每次烤不同口味的奶酪。我们因为在山顶环境受限,老名厨每次将乳酪烤成不同的程度,让我们品尝。山地的土豆蘸上烤乳酪十分好吃,一不小心,我又吃撑到。肉和乳酪难以消化,当地人通常用酒和杏来助消化和解腻。只是餐后甜点用杏制作的蛋糕对于我来说也是甜得吓人。
吃完饭,我们拾级而下,此时才真正领略到山地葡萄园的险峻。石墙边上是同样石头垒成的台阶。站在台阶上,向下望,脚微微发抖,石墙壁几近90度,没有护栏。每一级台阶都是向墙体内倾斜,很好的缓解了走在台阶上的危险。
细心的Schuler先生让葡萄园园艺师走在最前面,而他自己在最后面。摸摸索索的,我们慢慢向山下走。这么险峻的路,控制葡萄品质的园艺师说她每天都要这么上下来回走。而采摘葡萄的农民则是坐在轨道上,把葡萄运下去,那轨道简直就像游乐场里的过山车。高品质的葡萄酒,就是从点点滴滴的葡萄种植和采摘开始的。
下到半山腰,我们来到一处黄土墙的老房子。为方便工作,Schuler先生在葡萄采摘时通常会住在这里。葡萄藤下斑驳的光影照在土墙上,出奇的美。院子里大树底下,一张大大的木头桌,我们喝水、歇脚,坐着就不想走了。
从山顶到山脚,我们还碰上了一队老年徒步者,我希望未来我也有如他们一样健壮的身体和矫健的步伐,特别是拥有他们那样热爱生活的心态。
吉迩酒庄在山脚下。山上的葡萄运下来,就在这里制作。首席酿酒师是葡萄酒品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他说葡萄采摘季他要整整两个月待在控制室,品尝、挑拣、调试,直到全部葡萄完成各道工序,放入酒桶发酵。
不同的葡萄产地、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的雨水情况,都会影响葡萄的口感,接着不同的酿造方式、不同的发酵存储桶、不同的发酵时间,决定了葡萄酒不同的品质。有些酒是不同品种葡萄混合酿造的,有些酒是同一个品种甚至同一块地里的葡萄酿制而成。酿酒师就像一名魔术师,在他手里酿造出不同口感和香气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知识太多太深,我连一知半解都还算不上,但是几日下来也已经能凭香味和口感略微分辨出酒的品质了。
在吉迩酒庄我们还看到了灌装包装流水线,叮叮当当瓶子的声音,扑哧扑哧机器的声音,非常好玩。流水线上从空瓶、灌装、加塞、贴标、装箱,一小时可以装2500瓶,一天2-3万瓶。然后从这里运到各地。瑞士人爱喝酒,吉迩酒庄的酒95%在瑞士国内销售,出口的只是一小部分。
参观了葡萄园、生产区和流水线,才知道我们喝的每一瓶葡萄酒,都饱含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以品质著称的瑞士人,对待葡萄酒更是悉心。葡萄酒真的需要被珍惜,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