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华从小生活在北方一座小城市的农村,读完初中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小小年级便选择做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跟原来的农家子弟一样,娶妻生子,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这些年好多人都觉着种地不怎么赚钱,所以都涌进打工大军中,远离他乡的去赚钱。常华没有心动,有了三个孩子后,他更加不想出去了。常华和妻子商量着,把自家的几亩好地腾出来,全部种上蔬菜,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蔬菜。然后他每天开着三轮车去大街上叫卖。
每天早出晚归,但也挺踏实,比起在外打工的人们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的感觉,他已经很知足了。
妻子照料家里琐碎事情和三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每天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虽说常华做着自产自销的蔬菜生意,但是对于现在社会的经济水平而言,他做的只是小生计的谋生,清贫但不太苦的感觉,日子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过。
一次常华家来了一位家族里的三叔,老人拎着一大包东西,王华赶紧端茶倒水给三叔,这位叔叔坐下后,开门见山的说:常华,我儿子是做慈善的,最近有很多远处的旧衣物寄过来,我就琢磨着你家经济条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拎一包给你家孩子穿。
常华是个老实人,乍一听,觉着三叔是好心,有心惦记着自己家的生活。再一细想,那不就是觉着我常华过的穷吗,连孩子的衣服都买不起了。
人的心隔肚皮呀,常华和三叔的想法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都在对方的意料之外。
常华脑子转了一圈,低头赔笑礼貌的回复:不好意思啊,三叔,那个我家孩子有衣服穿的,不缺的,这些旧衣服我就不要了。
三叔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颤,脸都绿了,心底瞬间就升起了怨怒的气,涌到头顶,一向觉着自己高高在上的同情心,十拿九稳的被感激的心情,尽然就这么被泼了一盆凉水……但是此时三叔忍住没有说话,强压着好心当驴肝肺的挫败感,尴尬的拎着这些旧衣物回去了。
常华送走了三叔,心里也不开心,告诉老婆:现在经济再差也不及三叔他们当年那么的穷,不至于我常华连几件新衣服都买不起给孩子们穿吗!怎么就自认为我们穷到这步田地呢。
三叔不开心的离开了常华家,回到自己家里,一顿发泄:“什么玩意,日子过得那么穷,还瞧不上我送的旧衣服,活该穷着……”之后三叔继续在其他亲戚面前就这件事情抱怨着。
当然常华也听到耳朵里去了,但是他什么话都不再讲,因为常华自己清楚,就算日子过的再苦,再清贫,那是我自己的日子,不需要别人自以为是的同情和接济。之后的日子,常华还是继续种着蔬菜,卖着蔬菜,只是比之前更加的努力了。他和妻子正努力的把日子过成自己心里想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