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总有一些文字似钟鼓般响彻心灵原野,声音由远及近,婉转悠长;总有一些书籍如时代的缩影,历久弥新,真实深远。
那些美好的书香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语言、精彩的画面、绚丽的色彩,还有心灵与灵魂的沟通,思想与智慧的碰撞。
【推荐书】
《规矩和爱》
编者著:王涛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别以为你生了孩子就是父母,生孩子只能说明你有生育能力”,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先生在《规矩和爱》一书中的话让人警醒。为人父母,应该先学习如何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它不仅重要,而且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在上岗前,连最基本的培训都无法得到。经常有人说要“学做父母”,那么从哪里学呢?大多数人教育孩子都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家教模式,受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我们的影响,甚至对很多人来说父母如何教育我们是唯一的父母课堂。这种经验性的教育,真的能够复制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吗?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考经验来完成的事情。《规矩与爱》的第一章可以帮助父母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规矩和爱是教育孩子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教育孩子需要有爱,但是更需要有规矩。给孩子做规矩的时候父母势必会感到有些为难,但是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坚持,那孩子的成长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做规矩对父母的考验往往大于对孩子的考验。《规矩和爱》这本书非常适合小学生的父母来阅读,“人之初,规矩始”,做规矩越早越好。
【经典摘录】
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转的,父母这个重要的岗位也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孩子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能从视觉和听觉上把自己的母亲从别的女性中识别出来。反之亦然,母亲也能很准确地识别自己孩子的哭声。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连接更加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
做规矩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做规矩自然就是一件认真而神圣的事情。很多父母做规矩的失败是因为随便。这种不认真的态度不仅不能让孩子对规矩心存敬畏,相反,孩子会因为你对规矩的随意而产生对你、对规矩的藐视。父母这样做规矩都是对自己神职的一种亵渎。
为了避免做规矩的随便,为人父母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营造父母的权威。其次在做规矩时,在心理和操作细节上都认真做好准备。最后要让孩子承担行为的 后果。
——《规则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