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个网友的回答很到位:“谁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网络上有一句话叫“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不知道这句话击中了大千世界的多少人,反正我第一次看到后,感觉这好像说的就是自己。光有想法,而没有行动,我们又怎么能过得好呢?
好在在我迷茫焦虑的时候有幸遇到了这本书《认知觉醒》。作者周岭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曾身处于迷茫中无法自拔。庆幸的是他在36岁那年认知觉醒了,付出了行动,进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认知觉醒》这本书是周岭的第一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好评。本书介绍了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基本概念,还讲述了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这些能让我们改变自己的能力。
本书特别适合那些急于求成、缺少目标,焦虑、迷茫而又想改变的人。“认知觉醒”旨在让你的意识在这里觉醒,用认知驱动自己发生改变。
1.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去做该怎么解决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设想得很好,而没有行动?因为在他们心里总是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等找到方法后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于是他们迷失在寻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知多行少”就像一个死结,将这些人越拉越紧,无法挣脱。懂得越多越焦虑,总想寻找捷径而其实是自己一直在走弯路。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去破解呢?其实就一条:直接去做。
一开始允许自己做得不好,持续行动,刻意练习某一方面的技能,总有一天你会越做越好。
用作者的话说: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2.清晰力是你行动的开始
有人可能会说我也想直接去做,可是不知道从哪儿做起?这是因为你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清晰力才是行动力。
道理全都知道,可和做到相距十万八千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模糊”。也许你脑中有很多想法,但是哪个最重要,具体怎么做?你没有做到清清楚楚,而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比如你想去跑步,要去哪里跑,跑几公里,穿什么衣服去……等等。在你的头脑中并没有完全想清楚,所以行动起来也很难。
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头脑具备清晰的能力,把目标细化、具体化,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地去实施。
那我们如何去建立清晰力,书中给了简便易行的方法,那就是写下来。
第一步:找一本A5卡面抄,纸页对折
第二步:在上方写下当天所有要做的事,按权重标序号
第三步:收集一切可用信息,在页面左侧预测性地写下在某一时间段做什么,然后在底部统计“计划学习时间”和“可用学习时间”,这样,时间也变得清晰了;
第四步:在页面右侧记录当天的实施情况,一天过后对学习时间和成果进行统计。
只有真正写下来,你才能体会到写与不写完全不同,写下来会让所有的想法变得清晰、确定,而后指导你做出进一步行动。
3.只有先行动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标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你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行动?他的回答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人生奋斗目标。
我们总是有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的想法,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不行动,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
当你身处于一个低层次,无法切身去体会高层次人的想法。人往往会受认知的限制、环境的限制。
比如说你觉得英语没有用,那是因为你没有学好英语,只有当你学好了,有关于英语的机会才会出现在你周围;一个吃饭都吃不饱的人,你让他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肯定是能吃饱饭,而不是成为年薪百万的人。
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再开始行动,那你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行动。想永远想不出美好人生,只有去做才可以。
写在最后: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知行合一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认知觉醒》这本书能让我们改变认知,使意识觉醒,从而走出成长的误区,做出有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