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有力的问题发生器:改变格局和高度的语言模式
庄子说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
不要对井里的青蛙谈论关于海的事情,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居处的限制;不要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因为它的眼界受时令的制约;不要对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一个人之所以受限,很大可能是他受到了内在思维框架的约束。只要打开他的框架,给他设定其他他原来从没去过的框架,让他站在新的框架里思考、生活,他就能拥有新的人生。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而是要带领他看到更新更广阔的世界,去影响他,影响力永远比控制力更有力量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通过改变语言模式,我们可以让自己和他人从多种维度思考问题
一维
(1)位置感知法:位置决定视角,视角影响观点
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题,让当事人从三个不同的框架看问题,通过这三个框架,不断拉宽对方的视野,让其切换到更大维度去看问题,从而达到让对方自我觉察的效果。
比如,你的朋友遇到困难,自暴自弃,你要直接给他讲大道理,他肯定不听,
这时,你可以先站在他的角度,给他分析问题;
接着进一步问他“如果xxx碰到类似的困难,xxx会怎么想呢” xxx可以是他的偶像,朋友,家人
“如果国家领导人遇到同样的困难,他会怎么想呢”。
最后再扎心地追问一句,“你的孩子看到爸爸是这样,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什么?”三个角度问完,他一般都会幡然醒悟。
(2)时间线:从过去学习,从未来拿资源
时间线设框法:把对方从当下拉离,把他的时间框放到过去和未来,让他从过去学习,从未来拿资源
张三投资失败,对过去的做法很懊恼,后悔当初不应该冲动行事,没有脸面面对家人和朋友,这时候他找到你,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安慰他:没事的,还会东山再起的嘛,你看看xxx,他不也是这样xxxxx,后面不就成功了吗?
这样安慰有效吗?可能只能一时见效,但是还不够
我们可以这样说:事已至此,过去的事情以无法改变,那你又从这次投资的失败中学到什么吗?
以你的能力,未来10年的你如何看待今天这件事?
同样,你今天遇到的困难,在今天这个时间框架来看,确实是个困难。可是如果你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呢?也许同样是不过如此。这就是时间线的威力,也是最好的助人脱困的妙法。
下面这些是利用未来框架屡试不爽的金句:
“未来十年的你,会怎么看待今天这个决定?”
“未来的你要给今天的你一个建议,他会对你说什么?”
“你今天这个样子,未来的你会满意吗?”
“你今天的行为,未来的你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二维
位置感知法与时间线的组合: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三维
理解层次:提升你人生层次的语言模式
理解层次是由美国神经语言程序学大学执行长罗伯特·迪尔茨,在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的一个研究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工具。简单来说,就是他发现人类的思考有6个层次,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和灵性。
第一层:怨妇,出了问题,就怪环境。思考模式,都是你们的错;
第二层:行动派,认为只要行动就能解决问题。思考模式,我还不够努力;
第三层:战术家,认为只要有能力就能解决问题。思考模式,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四层:战略家,信念,价值观,规条。思考模式,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第五层:觉醒者,想清楚自己的身份。思考模式,因为我是***,所以我会***
第六层:领袖/伟人,精神/使命。思考模式,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