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秋夜

【明】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诗词赏析:

首句先点明时节:帮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故乡的风景也应该处处都凝结了白露,现在已是秋分时节,夜晚的天气越来越凉了。

“故园”一词直接带出作者的思想情绪,而“露白”“凉夜”“秋分”这几个词则从时节与时间的角度方面,在传递秋之寒凉气息的同时,也将作者内心的“寒凉”之意体现出来。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在皎洁的月光的照射下,空山显得格外幽静,清幽的天空中,有一只大雁在那里鸣叫。

颔联是景语描写,作者将笔触落在自己所处的地点上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广阔且又静谧的画面。

月光与鹤山丙个物象相互烘托,使得彼此的特点都得以加倍放大。因为月光族的皎洁,空山更显幽静,因为宜山的幽静,那月光又更显皎洁。

前一句从视觉角度出发,突出一个”静“字,而后一句则从听觉角度出发,同样将一个”静“字穿刺出来。

诗中的这只“雁”,它不仅起着烘托氛围,构建画面的作用,它还起着承载作者思乡之愁情怀的作用。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感慨这时序的流转,让人愁绪自生,为了派遣心中的苦闷,将酒喝到微醺。

颈联从虚象出发,在颔联的基础之上,把作者内心的情感作以鲜明具体的表达,从脉络上来讲,颈联与首联已然构成了紧密的呼应。

“感时”一词道出了作者对时序的敏感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客子的典型心理。

“愁”“独”直白表达情感,把作者心中的忧愁与孤独鲜明地吐露出来,同时也把诗中的情感色彩渲染得更为浓郁。

“排闷”与“酒”之间形成连续关系,既体现了作者借酒消愁的孤独形象,又再一次通过浓郁诗中的凄凉情感色彩而有力触动到读者。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家山上的豆子应该都已经成熟,但是“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亲自耕耘呢?

尾联回到“想象”上面,对作者的思乡情感进行了含蓄的表达。

“南山”代表家乡,代表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还代表着作者如陶渊明一样的淡泊性情。

“豆子南山熟”此句不但富有升华的情感力量,还有着呈现画面的美感作用;不但富有写实之效,还有着拓境之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