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下就业形势大盘点
(一)企业裁员现状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企业裁员现象屡见不鲜。众多知名大厂纷纷传出裁员消息,比如 2024 年理想裁员 18%,字节跳动裁员 1000 人以上,腾讯裁员 10 - 30%,广汽去年到今年也进行了三次裁员等等。这些大厂往往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它们的裁员动作无疑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显示出企业在当前大环境下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而小微企业的情况则更为艰难,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 年 - 2023 年期间就有 400 万个中小微企业倒闭,1300 万个个体户注销,由此导致失业人数突破了 7000 万,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满足了破产条件。企业为了缓解经营压力、维持基本运转,不得不通过裁员来削减人力成本,这也使得失业、待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进一步加剧了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二)不同群体就业情况
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方面,每年都会有大量毕业生集中涌入劳动力市场,这使得失业率呈现季节性上升的态势。例如,2025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 1222 万人,数量十分庞大。而且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像部分毕业生存在专业不对口、薪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一些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冷门专业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期望在一线城市或者特定行业发展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尤其大。
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情况则有所不同,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且稳中有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都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像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对农民工的需求持续存在,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开辟了新途径。不过,农民工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社会保障往往不够完善,就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各行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领域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机遇。比如,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电子电气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薪资水平可观,就业稳定性和质量表现俱佳。以交通运输设备行业为例,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该行业薪资涨幅明显,2023 届电子电气设备毕业生的月收入更是反超信息技术位列第一。对于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制造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也创造了新机遇,机械大类的就业整体排名上升,收入增长拿下第一,其细分专业里有 7 个进入就业排名前 50。
然而,并非所有行业都如此乐观,建筑类专业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就业情况处于缓慢下滑趋势。计算机类专业同样面临挑战,由于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扩招幅度大,导致毕业人数剧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求职难度上升,就业质量下滑,不过从绝对收入数值和长期发展来看,计算机类专业仍有一定优势。文科类专业里,就业落实率在平均线以上的只有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历史学类这五个,且除了部分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外,总体上岗位较为分散,多集中在财务、人事、行政等服务类岗位,毕业起始薪资、三年薪资、五年薪资排名大多靠后,但从就业满意度来看,法学、医学等专业在毕业后半年表现突出,文学、教育学等专业拉长时间轴到毕业后五年满意度较高。
二、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工科类行业
在工科领域,传统工学专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以能动、电气等专业为例,它们在当下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与人才需求特点。如今,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这些传统工学专业也随之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变化。像工程热物理这样能动大类下的一级学科,其应用范围愈发广泛,不光能给手机、空调、卫星、芯片散热,还能满足 AI 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这意味着相关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传统专业知识,还得紧跟时代步伐,熟悉智能化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具备将高端化、智能化理念融入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能够参与设计和维护智能化的能源供应系统、电气自动化生产线等。
然而,并非所有工科专业都一帆风顺。计算机类专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曾经它可是就业市场的 “香饽饽”,但随着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扩招幅度不断加大,导致毕业人数剧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有 986 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非重点院校的扩招幅度尤其大。2022 年计算机类的毕业人数,占到整个工科的四分之一,是 2019 年的 1.6 倍;而 2022 年计算机类的在读人数更是高达 177 万,位列工科第一。这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求职难度上升,就业质量下滑,不过从绝对收入数值和长期发展来看,该专业仍存在一定优势,比如在软件公司、大中型企业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管理工作,或者进入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计算机领域相关工作等,依然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但前提是毕业生要不断提升自己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文科类行业
文科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电子商务、教育学等专业的就业落实率在文科类中处于平均线以上,展现出较好的就业态势。电子商务专业契合当下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绝大多数企业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 100% 的速度递增,使得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 10 年大约需要 200 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教育学专业也因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以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有着较为广阔的就业前景,除了传统公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也为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学前教育专业更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对高质量幼师的需求日益增长。
不过,从整体文科专业来看,也存在一些共性特点。在就业起始薪资、三年薪资、五年薪资的排名上,除了部分市场适应性较强的经管类专业外,大多文科类专业比较靠后。文科类专业岗位总体上较为分散,多集中在财务、人事、行政等服务类岗位。但值得一提的是,像法学、医学这样专业性强的专业有着独特的优势,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位列第 7 位,2023 届毕业半年的就业满意度更是高达 80%。法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其就业方向主要有进入律所从事律师工作、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公检法等部门、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以及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后进入高校任教或专攻某一领域法学知识后再入行等。医学专业同样如此,专业性决定了其就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医疗机构等从事医疗相关工作。
(三)其他行业
在上市公司的人员构成方面,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往往占比较高,这反映出生产和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对于这类岗位,企业通常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生产人员要熟练掌握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技术人员则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服务业涵盖的各细分领域,如服装、餐饮行业,对人才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需求。服装行业虽然没有延续前几年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但作为我国 “第二大消费热点”,其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目前该行业招聘的专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质检、外贸人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督导采购主管等岗位,并且呈现出热点专业供不应求、服装学校毕业生紧俏、网络招聘持续发力的特点,尤其在服装设计这一块,优秀设计师的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发展的瓶颈,所以有意进入该行业的人才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
餐饮行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订餐和外卖市场发展迅猛,为行业带来了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像餐厅经理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厨师则要掌握精湛的烹饪技艺,熟悉不同菜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菜品;服务员要具备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就餐体验等。总之,服务业各细分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更新,要求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准备策略
(一)学业技能提升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是立足之本。在大学期间,要认真对待每一门专业课程,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例如工科专业的同学,像机械、电气等学科,要熟知各种专业公式、机械构造原理以及电路知识等;文科专业的同学,如法学专业要对各类法律法规条文、法学理论等有扎实的掌握,教育学专业则需了解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内容。
同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也至关重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课程、实习项目等,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可以主动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参加编程大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编写代码、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商科专业的同学参与商业模拟竞赛,体验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环节,提升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技能。还可以加入老师的科研项目组,跟着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查找资料、分析数据以及解决科研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契合市场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心态情绪调节
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尤为关键。要明白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求职不顺就灰心丧气。比如在面试失败后,不要陷入自我怀疑,而是把它当作一次积累经验的机会,分析面试中存在的问题,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学会正视挫折,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挫折都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当感到焦虑、压力大等负面情绪来袭时,要善于利用合适的方式去调节。可以找身边的朋友、家人倾诉,把内心的烦恼说出来,释放压力;也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像进行深呼吸练习,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让身心逐渐放松下来;还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比如跑步、打球等,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排解不良情绪,避免心理障碍影响到正常的求职。
(三)职业规划明确
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兴趣、优势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先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是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还是更倾向于钻研技术;自己的优势又在哪里,是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突出等。例如,对文字感兴趣且写作能力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往文案策划、编辑等方向发展;而逻辑思维强、善于分析数据的同学,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岗位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提前了解目标行业、岗位的要求也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查阅行业报告,知晓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以及对人才技能的期望;浏览招聘网站,看看心仪岗位的职责描述、任职资格等信息;还能与已经在该行业工作的学长学姐或者职场人士交流,获取一手的经验和建议。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规划,短期规划可以是在大学期间要考取哪些相关证书、积累哪些实践经验等,长期规划则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希望在职业上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朝着明确的方向去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更有意义。
(四)综合素养拓展
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职场中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这些能力。在学校里,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组织活动、与成员沟通协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清晰表达想法、倾听他人意见以及与不同性格的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参与组织一场校园文艺晚会,从前期策划、节目安排到现场协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和同学们密切沟通、共同协作完成。
社会实践也是拓展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利用寒暑假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项目,走进企业、社区等,拓宽自己的人脉资源,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增强社会适应性。例如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帮助他人,又能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加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
四、大学生对于岗位和薪资要求的抉择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岗位和薪资的抉择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在岗位选择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认知里的 “热门岗位”。比如曾经备受青睐的计算机类岗位,如今由于人才供过于求,竞争极为激烈,如果只是盲目跟风去挤这个赛道,可能会面临求职困难的局面。相反,一些看似小众但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岗位值得关注,像高端装备制造业里涉及到的电子电气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的相关岗位,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薪资水平可观,就业稳定性也强。还有文科类中的法学专业,虽然初期进入门槛较高,需要通过司法考试等,但一旦入行,无论是进入律所、公检法部门,还是成为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发展道路都较为清晰且专业性强。所以大学生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自身兴趣和专业匹配度等多方面因素去选择岗位,不能只看表面的热度。
再者,薪资要求也需要合理权衡。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期望能拿到较高的薪资,这无可厚非,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者处于发展上升期的行业,可能初期薪资不会太高,但随着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薪资增长空间很大,比如电子商务行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虽然对于初入行者来说,起始薪资可能一般,但未来凭借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薪资待遇会有明显改善。而像建筑类专业对应的岗位,受房地产行业波动影响,薪资和发展前景都面临一定压力,大学生如果选择这类岗位,就需要考虑是否能够接受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薪资的变化情况。
总之,大学生要对岗位和薪资有理性的认识,不能过于理想化,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