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头,是配以印度音乐的印度风格物什(特别喜欢说“欢迎光临”的那个)。
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泰囧》的搞笑片,因而,等我走进影院的时候,它早已口碑爆棚,成为了现象级的好电影,网络影评更是铺天盖地,就连一向苛刻的韩寒也专门发了微博为它打call。
但是,直到真正在黑暗的影院里看完它的那一刻,我才深深感受到了影片的悲天悯人与现实意义。走出影院,手里是快要握不住的纸巾,眼睛不知道有没有肿。
买电影票的时候,特地买了最早的一场,并挑选了最后排角落里的位置,但观影的过程中,我仍数次差点痛哭出声。
至今,我都没有看过官方对于电影的解读,不知道徐导在拍摄的时候,有没有过对药物过高定价的痛心疾首,但我从电影里,读出了太多人性中的温情。
温情一,亲情的可贵。
老吕说,看到孩子的一刹那,他就不想死了。
思慧看着酒吧领班大跳钢管舞并大喊“脱脱脱”的时候,抑制不住的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不知道为了给女儿赚钱治病的她曾经受过多大的委屈。
温情二,人性的善良。
周一围扮演的警察曹斌(太帅了简直)脾气暴躁,但他细心,办案前会先去调查假药的情况,他也善良,最终放走了所有被抓捕起来的病人,并放弃继续负责该案,所有责任自己也愿意一并承担。
程勇被抓前,他叫大家拿上药快走,并将车子横在了警察和群主之间,为他们争取逃走的时间,而丝毫没有想要为自己争取逃跑的时间。
温情三,无价的信任。
口罩,可以说是电影中的关键性道具之一了。程勇和群主第一次在小饭馆碰面的时候,大家全都严实地戴着口罩,直到程勇“抗议”,大家才犹豫着脱掉,然而,电影的最后,白血病人站满街的两边,随着囚车慢慢开过,他们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地摘到了“保命”的口罩。
很喜欢黄毛,不愿拖累家人,却又将抢来的药分给别人;不为金钱折腰,他问程勇,这次你打算卖多少钱?在得到“500块”的答案时,他顺手接过了程勇手里的药箱;他听程勇的话,剃掉了一头黄发,买好了回老家的车票,却在听到警察的对话后,毅然决然地开走装满药的车。程勇拿着黄毛的车票失声痛哭的时候,我也眼泪决堤。
喜欢电影的英语片名《Dying to Survive》,就像片中老奶奶的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着”,以及程勇吼叫出的“他才20岁,他想要活着他有什么罪”,直戳心尖,让人不忍落泪。
公公说,如若家里没有相似的情况,看这部电影是不会印象深刻的。对于她的话,我是不同意的。喜欢剧里每个个性鲜明的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会观照到自己,观照到社会,程勇不是药神,但他给病人带去了生的希望,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P.S.片尾曲,很好听。王传君的上海脏话也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