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书籍作为一种可以广泛传播的文化载体和媒介,其从诞生之日开始,注定会有一段奇妙独特的漂流之旅。
无论一本书流转到何处,如果最终能被爱它的人、爱书的人得到,也许就是这本书最好的归宿。
今天说的是《但是还有书籍》的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动人的老店,迷人的旧书
吴雅慧是台北一家旧书店的第二代接班人。这家名为旧香居的书店从1979年开始营业,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的风雨沧桑。书店主营绝版书和珍本书,在日渐成熟的经营管理中,吴雅慧秉承着父亲收集旧书、展示旧书、分享旧书的初衷,将一种热忱的、内敛的爱书之情贯穿于藏书、售书的过程中。
谈起与旧书的情缘,吴雅慧回想起儿时的一次意外发现。她从小便在书店里帮忙,并把书店当做是得天独厚的心灵港湾。
她意外地在角落发现了一本1937年出版的日本画家绘制的和菓子图鉴。这本精致厚实的图鉴以独特的木刻制版和精美印刷,彻底征服了一颗幼小的爱书之心。
由此,她也愈发认可和理解父亲日复一日地收书、整理书和分享书的工作。
渐渐地,书店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书籍收藏者和爱好者来到店里,为书店藏书的丰富性、多样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吴雅慧在父亲的基础上,通过开办“三十年代新文学珍本展“、”“五四光阴期刊展”等一系列旧书展,让旧书的魅力和风韵不再只限于狭小的书店,让每一个爱书的人、爱旧书的人都能找到一份相似的情怀与触动。
正如吴雅慧自己所说,“你或许不能回到那个时代,但你或许可以借用一个物件,感同身受进入到那个氛围,可能这就是旧书最迷人的地方。”
藏书的朋友,遇见的故事
陈晓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书人,他从2002年开始藏书,至今已经收藏了两万余册图书。他喜爱收藏新文学书籍,最为得意地便是不经意间收集到了鲁迅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这是一个与书有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故事。
最初他是在唐弢的《晦庵书话》上知道这部书的。这本书只有100册,可谓是极其珍贵了。
陈晓维没有想到,在这本书出版了七十余年之后,他竟然通过拍卖买到了唐弢曾经的“镇库之物”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收藏书籍也会有意外惊喜,这更加坚定了他对于书籍收藏的执着追求。
除了收藏图书,他还会定期与志同道合的书友分享收藏心得和感悟。他们聚会的主要目的是炫耀显摆自己的近期收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藏书的人都很寂寞,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讲得这些东西”,因此能找到爱书、藏书的知己,实在是藏书之外更大的惊喜之一了。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而写书的人身上又有许多的故事,书的流转易手才会有许许多多不凡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存在才让藏书这种看似孤独却又异常充实的爱好,持久、惬意。
移动的书籍,分享的快乐
Lulu和蜗牛是一对80后夫妻。他们经营着一家小书店,每逢周末,他们都会走遍大街小巷,寻访各色书市,收集各种图书,再将这些四处收集来的图书分享给更多人。
他们一直以来有一个有趣的想法,那就是装上满满一车书,走遍中国的城市与乡村,让书籍移动起来,让书籍的力量发散出去。
最爱的书在车后面,心爱的人坐在旁边,想去的地方总在路上,边走边看、边走边分享、一路收获,一路满足,诗和远方,两者兼得,怕不是神仙也要羡慕的优质生活。
每到一处,他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有时并不是没有人买书,而是没有合适的时间与适宜的地点。这对夫妻的到来,恰如一缕春风,带来书籍的芳香,沁人心脾。
他们将可以卖的书、可以交换的书就摆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有缘,一本好书便可以找到它最好的主人,而Lulu和蜗牛所做的,只不过是让一切都顺理成章罢了。
他们不仅会来到充满文化气息和市井气氛的城市景观处分享图书与自己的经历、感悟,也会来到缺少书店和书籍的乡下,让更多渴望图书的人更容易地得到自己的心爱挚友。
但看到有人带走了他们推荐的书籍,或是认识了更多有相同志趣和习惯的爱书人,那种幸福与满足,是单纯地倒卖图书所远远不能及的。
爱书的人的确对书视如珍宝,但爱书的人并不是只为了将书籍据为己有。他们更热衷于分享图书,分享自己的收藏心得和寻书历程。
正如陈晓维认为的那样,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并不喜欢他所收集的这些旧书,那他更愿意将这些书分享给更需要、更爱它们的人。
与其让不喜欢书的人不好好爱惜书,倒不如为每一本书找到最合适的主人,也许这便是爱书人最赤诚、最纯粹的爱书之心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