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突然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过的幸福不幸福;喜欢独处,却又害怕被孤立;想努力过好这一生,但现实总是不尽人意。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迷茫,很有必要来听一下今天的这本书,触碰一下伟大哲学家的思想。
本书的作者阿图尔•叔本华,是现代悲观主义的开创者,被誉为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30岁时,叔本华创作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这本书建立了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但此后,他在哲学界一直没有名气。直到后来的《附录和补遗》发表后,他才成名。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曾这样评价他的哲学:“我一翻开叔本华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今天要讲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就是《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内容。书中的主题思想是“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本书中,叔本华用悲观主义哲学家的眼光,指出了普通人的误区。从人的内在、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等现实生活方面,阐明了人如何才能享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人的内在拥有是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是幸福的人生应当智慧的处理财富;第三部分是欣赏自己、享受孤独,是获得幸福的源泉。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人的内在拥有是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
叔本华认为,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命运,关键在于三个原因:第一是人的本身,比如一个人的健康、外貌、品德、智力等;第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人拥有的财富及各种所有物;第三是外界给予一个人的评价和定位。
叔本华认为,幸福的关键因素是由人的内在素质决定的。因为人内心的感受首先产生于人的思想、感情和意愿。而人自身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只能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看见了很高兴,会说:“还剩半杯水可以解渴,真幸运”;而有的人看见了反而变得很苦恼:“怎么只剩半杯水了?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
你看,面对同样的一杯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受。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是由他对世界的理解决定的。世界会因为个人头脑和精神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一个人的世界是苦恼悲观的、浅薄无聊的,还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都是由他的头脑所决定的。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要想通过内在拥有的东西来感知幸福,必须克服两大宿敌:痛苦和无聊。要对付这两个宿敌,我们必须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阅读、学习、观察、思考和实践,让自己的精神越丰富,内在才会越强大,人生才会更幸福。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幸福的人生应当是智慧地处理财富。
叔本华说,在追求财富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底线。一个人的财富欲望会不会得到满足,不是由财富的绝对数量决定的,而是由相对数量决定的。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农民今年收成很好,一年收入了3万,他觉得已经很知足、很幸福了。而一个生意人,原本每个月能挣6万,但这个月只挣到了3万,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因此感到郁闷和焦虑。
财富就像是咸咸的海水,越喝越渴,我们要理智地追求财富。书中,叔本华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金钱的建议。比如,他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地保管挣来的钱或继承的资产。我们应当存点积蓄,未雨绸缪,以便应对随时发生的灾祸,而不是把金钱当作挥霍、享乐的通行证。
叔本华认为,人不能太贫穷。因为从性格形成来看,从小生活优越的人更容易保持个性的独立和人格的健全。他们不会为了金钱而牺牲自我,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来。从财务管理方面看,穷人在突然获得一大笔财富之后,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挥霍。因为他们没有像富人一样,从小养成比较合理的理财观。
不过,富人对金钱的运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富人正好是一个拥有“高级精神禀赋”的人,那么,这笔财富就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所谓“高级精神禀赋”,指的是那些知道怎样利用财富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人,这些人能够做到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富人利用自己可支配的资源,支持和推动人类在某个领域的进步。再比如,他们从事慈善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部分:欣赏自己,享受孤独,是获得幸福的源泉。
人生过半的焦虑与烦恼,究其根源都是出于我们太在意他人的看法。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那可怜的自尊心在作祟。我们前面提到过,幸福主要依赖自身思想的平和与内心的满足。因此,想要增进幸福感,就必须避免对他人看法的过度重视,不要被他人的想法左右。
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对他人看法的过度重视呢?书中给了两个建议:
第一: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肯定你。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精神上越富有,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应该依靠别人而活,而是要学会自我欣赏。
因为凡是优秀的东西,一露面就会遭到多数平庸之辈的攻击。你如果通过指望别人的肯定,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幸福,多半会放不开手脚干事,最终也会沉沦于平庸。
第二:学会享受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内心真正宁静与平和的人,外界很难影响到他什么。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他才能完全成为自己,他的思想、才华、个性才会无拘无束地流露。
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离群索居,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有限时光投入到那些没有价值的社交场合,他们的爱好就是思考、读书、运动等等。说白了,他们的幸福就是来源于自身的头脑和精神,以及充满活力和有意义的人生。
就如书中叔本华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年轻人学习人生智慧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提升内在,欣赏自己,享受独处,这样才能寻得更持久的幸福。
首先,我们了解了人的内在拥有是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面对同样的事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幸福是由我们的内在决定。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丰富精神追求,赶走痛苦和无聊,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接着,我们了解了幸福的人生应当是智慧地处理财富。首先,我们要明白财富就像是咸咸的海水,越喝越渴,要理智地追求财富;其次,我们不能挥霍享乐,要学会管理财富。
最后,我们了解了获得幸福源泉的两个方法:一是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肯定你;二是学会享受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之,拥有幸福人生靠的是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和别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