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让娃爸爸给孩子泡上感冒药,给孩子吃上。两个小时后我出门回来,感冒药还在桌子上一动没动。娃在沙发上下棋,娃爸爸盘着二郎腿盯着手机在神游。责问娃爸为啥没给孩子吃上药,娃爸爸自信有理地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咱啥也替他做了,不就折断他成长的翅膀了……”
娃爸爸还没说完,二娃停止下棋反驳到:“以后爸爸的衣服要自己洗,茶也要自己泡,新衣服自己买,别天天让妈妈给你干这干那的,再这样下去妈妈也把你成长的翅膀给折断了”娃娃反驳的有理有据,气势汹汹。娃爸爸哑口无言,一时语塞!我也通过爸爸的行为反省一下自己。
在教育学上,有一个“漏斗法则”。
说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先紧后松。12岁前,要给孩子陪伴、引导,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12岁以后,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发展自我,学会自我承担。
链接,接纳,共情,引导正是这个年龄父母该和孩子建立的优质陪伴!
以后的日子在刻意让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的同时,给孩子买了几条小鱼放在他的书桌上。一是让孩子作业累了下棋累了看会鱼休息眼睛,二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这几条鱼。起初孩子让我给鱼儿换水喂食,我没理他,结果小鱼死了一条,把孩子心疼坏了。
接下来他从网上搜集养鱼知识,关于养鱼的小知识记录了好几页日记,根据时间给小鱼换水喂食,他每天做着作业看着自己的鱼儿在书桌上自由欢快的游来游去,娃娃高兴的不得了!
有天半夜他醒来给鱼换水,说今天是鱼换水的日子,忘了!我和娃爸爸窃喜,我故意讽刺爸爸说:让孩子成长爸爸也要成长,爸爸成长的第一步是从孩子的那句“别折断爸爸成长的翅膀”开始的。
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良好的关系和情感联结,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沐源工作室原创《別折断爸爸成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