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立下过一个很宏大的志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要读完图书馆二楼西侧的书,当然,我没实现,但至少可以实现三分之一。
图书馆二楼西侧是文学名著,外国文学,民间故事,青春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词,名人传记,电影,音乐,美术。
里面不乏好多耳熟能详但是却从未读过的作品,也会看到熟悉的作家名字,然后却不知道他的其他作品。
而我也忍不住的去想,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很难找到大家,也很难找到一些的撼动人心的作品。 并且,这分明就是一个不属于文学的时代。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兴起极大的冲击了纯文学的发展,古老的文学艺术逐渐的发展的和电影一般,商业性和艺术性,在进行着一种抗衡。
市场经济下的如今,商业性占了上风。
拿电影来说,文艺片愈发的没有市场,贾樟柯竭尽全力宣传的《江湖儿女》被各大电影公众号发文,科长的影迷也没失望,许多人也因为这部电影认识了一个叫贾樟柯的导演。
即便如此,票房仍旧低于一部叫做《悲伤逆流成河》的烂片。
而这是一个讲求数据的时代,对于一部电影的成败,大多数情况下,会以票房来做比。
距离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七年之后,这部电影,才真正的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即使冯导如今处于这般的境地,也很少有人会否定这部电影。
但2600万,却是一个无法被忘记的数字。
好莱坞模式在一些电影艺术家的骂声当中逐渐走到了电影的最高端,商业性的大制片厂让更多的人趋之若鹜,非美国人去了一趟好莱坞,回国之后身价会大涨。
但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在掀起了短暂的狂澜之后便归于了沉寂,即使它们对一些电影从业者产生了影响,但却无法成为主流。
环球公司的一位制片人在评价实验电影的时候说:“既然他们看不起观众,拍的东西不愿意迎合观众,那么观众凭什么为他们的电影花钱。”话里是商业的铜臭气,却很少有人能反驳。
实验电影举步维艰,电影艺术家只能拍些片子,自娱自乐,但电影是很耗钱的东西,很多电影艺术家,都需要电影商人的帮助。
自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横空出世,震惊了西方电影界,日本电影在亚洲一直享受着赞誉,然而,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出现,日本电影却愈发的呈现出衰退的趋势。
日本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允许色情行业的存在,歌舞伎町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团鬼六的官能小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大岛渚当年一部《感官王国》甚至成为电影流派的代表,而高压力的生活使得更多的年轻人精神抑郁,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却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日本接纳边缘文化,但不同化边缘文化,这是对文化的尊重,但是却不适应商业市场的发展,市场是讲求主流的,边缘文化无法成为主流,当文化的分支越多,那么主流的影响便越小,所以,近年来,日本的电影产业日益的走着下坡路。
反观好莱坞,他们当然也有边缘文化的存在,但制片厂制度仍旧是主流,是很明显的主流,商业资本在沿着这条主流而发展着,好莱坞选择了和日本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他们是把那些边缘文化吸引到主流当中来,这样一来,还恰好丰富了主流文化的多样性,资本的注入愈发的蓬勃,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商业产值也愈高。
许多人都做过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抗争,而大多数情形下,钱胜。
我记得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悬念的选择了文科,然后在大多数的人眼里,我就属于那种前途一片灰暗,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能够靠嫁人来改变命运的那种人了,所以文科生毕业就失业的说法已然是深入人心。
所以,好多的人都会说这样的一句话:“填志愿不要选文科,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应该让有钱人去玩,否则很可能会越读越穷,一辈子都无法突破阶层的限制。”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一段是属于文学的,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的发展显现出了科技与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整个世界都开始富裕起来,然而,整个世界的人都开始麻木起来。
就像是《小王子》当中那个喜欢钻石而糟蹋了星星的商人,或者是那些大厦里走出来的垂头丧气的麻木大人。
高晓松总是把八十年代说是他们的八十年代,那是一个他总是念念不忘的年代,那是一个我无缘经历但却想要经历的时代,因为那是一个浪漫的年代。
那个年代,最好的人才都在读中文系,可是现在,中文系却成为了最难就业的一个专业。
闺蜜大学录取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家里的长辈不知道什么是汉语言文学,只是说一个连听都没有听过的专业,凭什么来找工作。
北大历史系曾经一度是北大的招牌专业,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还是在践行着一种“以史为鉴而知得失”的情怀,就像是那个在敦煌坚守了54年的樊锦诗教授,那只是因为对于莫高窟的热爱,所以支撑着她走过这样的54年,在如今经济学和政治学炙手可热的年代,那样的坚持愈发显的弥足珍贵。
这是一个被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所主导的时代,马云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杆,钱逐渐的成为了衡量的所有标杆,可是,文学所带给属于人的精神力量所逐渐的不被看重。
我在享受着文学所带给我的力量的时候,有人在担忧着我毕业到底应该怎么办,我在顾城的诗里探寻自我的时候,有人在背后评论好好的一个闺女,选了文科给糟蹋了,整天看书读诗,一点钱都不去赚。
可惜了,我在一个不属于文学的时代热爱着文学。
当真的喜欢上一本书的时候,原著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总是不免会让许多人失望,而关于失望的说辞大抵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说实话,要一样,真的有些难。
之所以会喜欢一本书,是因为作者写到了自己的心坎里,所有能够感同身受的文字只是作者把自己想说可是却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
那个时候会感觉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尊重,并且思想会出现了共鸣,会慨叹一句,原来真的有人是和我一样的想法了。
我想起了大冰所说过的一句话,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过的生活。
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大抵是小说,在钱穆先生看来,小说只是供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作,可也唯有小说,赋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在看一个故事太过入迷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进去,会想如果这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呢?当打心里看完这本小说的时候,一部电影也差不多在自己的脑海中成形了。
作者写出的文字是独自的想法,导演排出的电影也是一个人的想法,又怎么能要求所有人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世界,所以自然的会有那么多的故事。
对于情感来说,文字的表达终究比不上影像来的直接与深入人心。
当那些歇斯底里亦或是含情脉脉透过导演的镜头和演员的表现展现出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想到这样的地步。
那些催人泪下的情节,可能就是触动心弦的部分。我想谁都有看书或者是看电影之类的哭的时候,而这,便是最大的喜欢与失望。
文字会给予更大的关于想象的空间,一个故事读完,除去作者想要构筑的世界,自己还会对那个世界有自己一定的想象,而影像的直观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剥夺一个人想象的权力,让人会不自觉的认为这个故事就是应该这样的。
而文字和影响是相辅相成的东西,电影的发展把越来越多是文学搬上了银幕,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成为观赏者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