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坚志》里关于平阳的五篇怪异记载故事,其情节也比较有趣,而且并非胡乱编造,有确切的人物来源和根据,下面是《平阳王夔》,说的是“梦占改名中举”之事。
话说在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温州有位举子,做梦行至大山下,看见有一洞穴豁开,中间有祠庙赫然。一神正坐中堂,旁边一绿袍判官手持文书向前报告说:“这是今年举人名额榜”。这位举子向前进而观看,仅看见“王夔”二字。判官指着说:“这个就是平阳王廷用”,举子和王廷用是好朋友,回答说:他不叫王夔啊,这判官回答说,“他必须改换名字才可中举”,举子梦醒后非常欣喜,便以书信告诉王廷用,请他更名,王廷用说: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上天”自有安排,岂是相信别人梦中所指示改名就可以?不肯改名。后朋友又再一次梦见此事,并再三告诉他须改名,而王廷用意志坚绝加以拒绝,朋友因屡次好意劝告被拒绝十分沮丧,便不再劝说。判官闻听后大怒说,“王秀才执志顽悍如此,那我必定要他改了”。
当时,离秋闱不逺,那些参加科考的举人各纳试卷,连附粘写上个人家庭情况,而奇怪的是王廷用接连手写十次(纸),皆是错误不能用,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他想到了朋友的劝告,幡然醒悟,立刻改写落款名字为“王夔”,呵呵,这样就成了,交上去后就中选解额,而后登第於丁丑王十朋榜进士。这个故事的结果是皆大欢喜。
附:《夷坚志》丙卷八--平阳王夔
永嘉士人,或梦至大山下,见嵓穴豁开,祠庙赫然。一神正中坐,而绿袍判官持文书前白曰:“呈今年举人解榜。”士人逼而观之,仅见“王夔”二字。判官指之曰:“此平阳王廷用也。”士人固与廷用善,答:“彼不名夔。”判官曰:“须用改名乃可。”梦者觉而喜,以书告之,使更名,廷用曰:“士子得失,葢自有命存,岂应信他人一梦。”不肯改。旬日,梦复如初,又以告,其意确然不移,遂至於三。判官颇怒曰:“王秀才执志顽悍如此,我必要他改了。”梦者以屡遭沮却,不复言。会秋闱不逺,举人各纳试卷,连粘家状,廷用手写十纸,皆错误不堪用,瞿然而悟,即书为“夔”,一上中选,继登第於丁丑王十朋牓中。【右四事王顺伯说。】
【附注】王夔,谱名瑞云、廷用,字典乐,号静庵。苍南垟头人,垟头第三世,登绍兴丁丑(1157)进士。初授化州(今广州雷州茂名)教授,后升常山县令。在历代《温州府志》与《平阳县志》选举榜中载:王夔,登绍兴丁丑王十朋榜,民国《平阳县志》更是载:王夔,原名廷用,常山县令,据《夷坚志》。这是个绝对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这个故事的提供者叫王厚之,
王厚之(1131~1204),字顺伯,号复斋。南宋越州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县)人。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其先(曾祖父为王安石弟王安礼)临川(今属江西)人,徙诸暨(今属浙江)。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以乡荐入太学。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后历任平阳尉,转望江令,除直秘阁,知淮西通判,寻改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知临安府,除直显谟阁,食冲佑观禄,进宝文阁致仕。有《复斋金石录》,已佚。宁宗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四。《会稽续志》卷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