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庙上香
生活在农村,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到村头的土地庙上香祭拜,愿土地公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土地庙修建在田间地头,里面没有什么神仙塑像,简单的放了两尊小瓷像,一个是土地公公,一个是土地婆婆。门口摆了一座香坛,门前拉了一根竹竿,用于燃放鞭炮。
祭祀用的物品,包括一碗煮好的大块肉、13根香、一对蜡烛、一叠纸钱和一挂鞭炮。将肉先放在神龛上,先点蜡烛,再用自家蜡烛点香,烧纸钱。插香、插蜡烛前还要鞠三躬,以示敬意。
小时候,由老爸带着我去土地庙上香。长大了,现在是我带着儿子去上香。土地庙翻新过,但位置不变。农村的生活一直在变化,而土地庙就是这变化的见证。一年又一年,从此深深扎根在记忆里。
2.三十年夜饭
三十那天中午,会简单吃一点,吃完后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主厨当然是老妈,她一大清早起来,将需要准备的鸡鸭鱼,提前洗净拔毛,开膛破肚,滤干水后等着下锅。
老妈会先列好菜单,预先准备各类配菜。蒸上年饭,饭熟之后,还得先去给土地公公上年饭。回来后,热菜就可以一道道的慢慢出锅。
电饭锅、高压锅、煤气炉、小砂锅等,能用上的炊具同时开火。我们在旁打下手,传菜吃菜。菜一起锅,我们筷子就先叨一块,常常是边做边吃,等菜都上桌,我们也吃的差不多了。
每年硬菜都会有红烧肉、粉蒸排骨、烧鸭块、炒鸡或鸡汤、芹菜牛肉、芋头汤、红烧鱼,再配一些别的小炒,或再加一些清口时蔬。拼够十道或十二道菜,就可以开席。
团团圆圆,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才算是个完美的年饭。吃完年饭,天还未黑,小孩们就开始张罗放鞭炮和烟花。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看烟花,憧憬着新年的到来。
3.正月初一燃社爆
正月初一需早点起床,先去土地庙上香,回来赶紧吃饭,吃饭后就赶到村前大牌坊前集合,准备一起燃放鞭炮。
一起放鞭炮的传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老爸说是以前就有,但我不太记得,感觉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惊天动地迎春来。有几个人专门负责点鞭炮,一根接一根,炮声连绵不绝,可以持续近1小时。
记忆里初一经常是阴天,鞭炮一响,白烟涌起。一时间烟雾缭绕,前方看不见人,说话听不见声。村民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等着鞭炮声停止的时刻。
放完鞭炮,村长召集全村人聚在一起,领着转圈拜年,东西南北四方鞠躬,而后喊两句过年好,仪式就算完成。
4.感怀过去
小时候,过年觉得很欣喜、很盼望。期待着新衣服、新鞋子,期待着好吃好喝好玩。那个时候,过年很有仪式感。
现在,过年感觉很平谈、很无趣。小孩们不在乎新衣新鞋,对吃的喝的,也没有什么要求。因为平常很容易得到,到了过年时候也没有新鲜感。
现在小孩不容易满足,没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要啥有啥,自然不会有我们少时那种延时的满足感。
时代新了,环境变了。对传统的尊重少,对祖宗的敬畏淡。农村过年越来越简单,年味也越来越少。
再过20年,过年的传统做法还能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