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仪式感,仪式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种仪式使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而这种仪式并不单单止于表象上的仪式,任何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都可以视作仪式。
就像结婚要有婚礼,过节要有种种庆祝仪式等等,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时刻注意到生活的美好。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种类的不断丰富,以前让人倍感兴趣和期待的仪式,如今却是有点让人感觉索然无味。人们总说现在过节没有节味,过年没有年味。似乎以前翘首以盼的每个隆重的节日,现在除了可以期待几天节假日的假期以外,似乎已经并没有什么令人期盼的了。
究其原因,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已然满足不了日前生活水平正稳步提高的人民群众,几十年前,国家还处在物资匮乏,极度贫穷的时候,那时候,人们窝头咸菜还都吃不饱,哪有闲钱可以吃饺子放鞭炮啊,所以过年时节的那一顿饺子是寄托了这些人一年的期盼,即是对过去一年自己的辛苦的鼓励也是对来年可以生活更好的希望,所以,人们卯足了劲也要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饺子,你看,白毛女里的杨白劳,和喜儿,生活已经那么不如意了,却还是要咬咬牙买上二斤白面吃饺子。人类总是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得来的果实吃起来格外香甜。所以,那时候的仪式,像什么吃饺子,穿新衣,放鞭炮等等,都是积累了一年的辛苦的释放,那年味能不足么,那仪式感能不强么?
反观现在,举国上下基本跨入小康社会的现在,吃顿饺子,穿个新衣服再也不是过年专利了,即使过年家里人施展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好菜好饭,可是那个满足感仍然不能和过去吃一顿饺子相提并论。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的春节到哪里去了,庙会还是那个庙会,春晚还是那个春晚,年还是那个年,可是我们为什么感觉这个过年的气氛正一点点的流逝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仪式已经并不能满足当今人民群众的感官需求了,如今过年过节的仪式感对人们来说已经是空有仪式没有感觉了。
社会在进步,而我们还在用过去的仪式来满足现在的需要,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大家所说的年味不够就在于此吧。
说起来,是我们自己忘记了,仪式感最重要的并不是仪式而是感觉,年味淡了,节味没了。。。无非就是感觉淡了,感觉没了,我们不应该总是一味谴责现在的年轻人不尊重传统,不重视传统节日,理解一下,给过去人民带来巨大欢愉的仪式未必也就能得到现在年轻人的喜爱。时代不同了,仪式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呢?
近几年兴起的“过节旅游热”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潮流。逢年过节大家没有选择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这老几样的传统仪式,而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新兴的方式,走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内心油然而生的豪迈和激情让他们变得更充实。
结婚举办婚礼昭告亲朋是仪式,希望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开业举办开业典礼是仪式,希望生意可以财源广进,日进斗金。得了三好学生发奖状也是仪式,希望得了奖的可以再接再厉,没得奖的要继续努力。得到领导的一句夸奖,自己在心里默默的加油打气也是一种仪式,希望自己可以不忘初心,再创佳绩。仪式其实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只要这个仪式举办的让我们内心感到满足和幸福,那么举办这个仪式的目的就达到了。
很多人在举办仪式的时候铺张浪费,生怕别人说自己排场小,气势不够,其实我觉得仪式贵在真诚,只要是用心做的,大家是能够感受到的,自然会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候与其他的时候不同。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我们需要它来提醒我们,激励我们,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我们,或者说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仪式并不重要,通过仪式使我们的内心获得期盼和满足,哪怕是最漫长的等待,最遥远的旅行,都会让我们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