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志愿,报志愿,前后反反复复修改了N遍,直到7月4日晚三人商量到凌晨一点,才出了个大至的排序。然后又做了几次调整。7月7日上午,栋把96个志愿填报完毕。然后我和栋一起去三中找了有经验的席老师给看了一下志愿表,他给增加了几个觉得比较可行的志愿,然后又建议把托底的位次再往下调一下,以防万一。晚上,又找了老徐一个干报考机构的同学给指点了一下。根据他们的建议,又做了一次填报调整。
期间,我一天到晚把所有能用的时间,全用来研究了解所报学校和专业。然后和栋商量着又做了两次微调。时间就到了7月8日最后一天的填报。那几天,也是因为天热,每天都要出好几身汗。在位次密集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间徘徊,掂量,看看究竟是哪一所学校和专业更合适?方向只有计算机电子信息类、经济类、法律类。其中第一个是栋最愿意去学的。
但因为位次不够,最终栋没能取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还是取到了经济类。好在他并不排斥。
在等投档线的这些日子,焦急加忐忑,究竟会过哪里的线?终于等到20日山东的投档线才放榜。当时栋还和同学在球场上,他在手机上找,我则在家里电脑上,对着志愿表顺序一个一个的捋,前边那些希望冲啊、捡漏啦无一例外都过不了,山东教育大省这种3+3模式96个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基本不存在捡漏的可能性。
栋打电话过来说看到好像是山威。我也同时在家里捋到第三十多个志愿,然后又确认了一下,第一个过线的确是山威。
隔天在山威官网上,查到了录取信息。至此尘埃落定。
三年来的起起落落,从高一的意气风发,到高二的稀里哗啦,到高三被赶得连滚带爬。最终取得了全省13100的排名。这个位次,放在高一入校时,觉得远远不够,但放在高二成绩一落千丈时,又觉得发挥超常。高三下半学年,栋同学的确是认真了,所以较高二时成绩稳步提升。最后的高考,也是因为他良好的心态,正常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后的结果,全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人都是这样吧,站在不同的层次,就有不同的追求。当初以全县前十的成绩入实验班,我想着怎么也能轻轻松松进个差不多的985,但后来栋的各种开小差,成绩的下滑,那时一度觉得能考个211就不错了。期间多少焦虑多少失落,和孩子的关系也曾鸡飞狗跳剑拔弩张,也曾彻夜长谈春风化雨,各种辛酸焦虑起起落落一言难尽。高考,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
一切都过来了。这是一段求学路的完结,又一个新的开始。
一路走过来,总结一下,孩子是好孩子,家长是不太合格的家长。儿子有时候比我更大度,我的焦虑,常常会让我对儿子有过多的唠叨指责提醒甚至包办。有时候会忍不住上火大发雷霆,儿子甚至会反过来找我沟通交流,疏通障碍。我一路反思一路犯错,磕磕碰碰走到儿子高考。内心真是很感谢儿子,和儿子一路走来,自己也在成熟成长反思沉淀。
高考之后,等于基本离开了家,以后的日子,在家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全程靠自己去把握。我相信,大美威海,玛珈山下,观海听涛,捧月读星,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儿子定能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像山大校训所说: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学习,永无止境,做人,正气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