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请求
今日感悟:在阅读第一小节的时候文中提到“非x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其中有一个要素是“请求”。最初我看到这个要素时不以为意。但是后来在文中举出一个例子,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袜子比较凌乱,让他去整理一下。在说这件事时母亲的语气并没有采取命令的语气,而是一种请求的语气。这给我很深的触动,因为我们普遍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是不需要相互请求的,甚至一些子女对父母总是命令式要求或者是父母让子女去做事时都是采用命令式的口吻。因为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一种亲情的纽带关系,所以很多人的认知都认为没有必要将请求用在家庭成员之间,正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帮助不需要口头言谢。但是通过文中举出的这个例子,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一个顽皮的孩子,因为母亲的话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请求的语气,是一种相对比较平等的语气,这位这个顽皮的孩子就去遵守了母亲的请求。由此可见,其实当请求应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时,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将其加以运用。
2.道德评判
今日感悟:“道德评判是用道德的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就是像这本书中所其提及的道德评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存在的相对普遍的。很多时候呢,人们分不清什么是道德评判,什么是自我价值判断。有时候,我们会以自己的观点去评判某一个人,认为他不符合我们的某一些价值取向,然后将个人的价值取向单独拿出来的时候,又是符合大众认知的。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将道德评判与价值判断混淆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主观差异性的。所以我们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的价值判断,但是我们不能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评判别人的行为,并对其加以指责。因为这样的道德批判看似它是无形的,实际上却是一种道德绑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用个人的价值观去绑架别人、指责别人,这就是一种道德批判,真正的价值判断应该是和平的,温和的,以包容的方式出现的,可以容纳不同的观点。
3.好文节选
(1)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我深信,爱的能力取决于审美能力。
(2)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是贪心。
(3)非x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人们习惯于围绕个人利益采取行动。在基于狭隘个人主义、物质至上的当代社会,更是如此。视非x力为权宜之计或对他人的顺从,并无益于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和谐。
(4)非x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
(5)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6)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