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
当我们住进钢筋混凝土大楼,安上了多层防盗门,邻里之间仿佛成为了单纯的“地缘关系”,隔重门户隔重山,隔层楼板隔重天。
再也不会存在“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的场景,旧时的邻里温情逐渐瓦解。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关于邻居的调查,40%的人说自己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一场疫情爆发之后,许多网友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还存在这样“神奇”的邻居们。
一、帮助“留守宠物”篇
武汉封城后,一只名叫“元宝”阿拉斯加的主人在城外,无法及时回家喂它,在主人担心它断水断粮的时候,他的狗狗已经善良的邻居投喂了。
好心邻居发现狗狗无人照顾后,主动承包起阿拉斯加的一日三餐,而且每餐种类丰富。
邻居还自己做了一个可伸长的喂饭器,将食物放入容器后递送到狗狗所在阳台,有网友感慨:“这狗子幸运遇到了这么善良的邻居,它主人可能吃的都没它好。”
网友徐女士发现对面窗台的金属防护框上趴了好多天没人喂养的金毛。
在观察了整整一天后,徐女士确认:家里没有人,狗狗是饿的受不了了才爬到窗台上,徐女士用晾衣杆喂狗狗饭和纯净水。
后来金毛在家里受伤,徐女士想办法联系到了金毛主人,最后金毛主人亲戚打开了门,将狗狗送到了宠物店。
一位网友发现邻居家的狗在家叫了一天,询问后知道主人回不来,于是自制工具每天喂养邻居的三只小狗。
网友帮忙投喂邻居的哈士奇。
一根晾衣杆,一根长绳,一个容器,出于善意,将爱从这边传递到那边。
二、演唱会篇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一个小伙穿着睡衣在阳台上开起演唱会。
他把专业音响设备搬到阳台,一边唱歌还和邻居互动,“朋友,把你们手中的荧光棒举起来。”引得邻居鼓掌欢呼,并高举手机电筒一起打call,高呼“乐清加油,温州加油!”
离“舞台”较远的“看台”视角。
街道办考虑到开窗唱歌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及时叫停了“阳台演唱会”活动。没过瘾的业主们,回到业主群进行线上点歌活动。
山东小伙也在阳台举办了“阳台演唱会”,并且和邻居一起呐喊为武汉、为中国加油。
三、理发篇
疫情期间理发店长期不开门,此时就知道隔壁住着一个会理发的邻居是多么幸运了。
四、送菜、买菜篇(“美食外交”)
网友在家隔离,邻居帮助买菜后,顺着绳子吊回房间。
邻居将家里种的蔬菜,顺着窗口传递过来。
邻居将吃不完的菜,放到楼道里让大家免费自取。后面还备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随着社交与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手机、互联网和各类社交软件的普及,更多的沟通和互动方式集中在了线上。
这次疫情来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邻里之间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温暖。
邻里之间隔绝病毒,但不隔绝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