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被北师大免职一事在网络中传得沸沸扬扬,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今天又在几个公众号看到,不由想,这事难道仅仅只是人红是非多,还是人红了就会变呢?
其实对于新闻的事我是不感兴趣的,大至国家大事,小到谁谁又成了网络红人,全然不会关注和过份热衷,庸常小女子,只关心自家灶头那些柴米油盐的事,就已经忙得不亦乐乎,那还有心思操心别人家的闲事,人微言轻,一介草民,那还有资格操心国家大事呢?
只是看到于丹被免职一事,不由想起于丹红极一时的各种传言,先不说传言有几分真,毕竟树大招风是肯定的,人生是向内收的,不管什么时候低调是有必要。真实的活着的人才更踏实。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于丹被北师大免职,毒鸡汤最终毒倒了自己!
于丹老师曾经是许多人的偶像。
因为她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解说,普通大众,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对《论语》的认识和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原来在大家的意识里,像这类经典古书都是艰涩的、高端的、难啃的。
但是通过她的通俗化理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名著名篇独特的文化魅力。
但是,红了以后的于老师似乎跟她在课堂上说的不太吻合。要知道,她说的《论语》大都加入了个人的理解,然后以自己的三观和知识面进行阐述。
于丹作为一名资深的、著名的网红教授,说的确实非常好听,但是如果做的跟说的不能统一,势必会让人反感。
有句话说,人在名利都来得太快太容易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
究其跌下神坛的原因,大致和她火了后的耍大牌有关吧!比如“于丹伦敦撒泼”的新闻。还有就是她对身边助理和翻译的各种刁难,甚至当场发威,只是因为助理没有录像跟翻译打断她说话……
于丹对下属的态度,正是官僚主义的体现。她在国外的嚣张跋扈,恰好是在国内受到的待遇太好,走到哪都是高级酒店,豪车、然后身边围着一堆给她鲜花和掌声的人,在国外突然不像国内这么享受,这个文化大师就受不了,她估计想要全世界的人都要像国人一样对待她。
也许于丹被北大学子哄下讲台。只是长期的量变达到的质变。
事情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因为她的傲慢和无礼,总是无法跟她在电视机前的那个满腹经纶、满口仁义道德的于丹划不上等号,按理说这么有文化的人应该是一个谦虚有礼、有分寸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的气质和气场决定别人对你的好感。
有些灵魂上的东西是掩盖得再好,总会在某一时刻暴露无遗。
于丹,原本应该继续享受她的光环人生,可以继续传播她的满腹经纶,在鲜花和掌声中坐拥名利,只是她自己没有收住,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
伦敦事件、北大事件就如同两枚炸弹,把她的光环都给炸没了,现在再也很难听她娓娓道来甚至“销声匿迹”了!
于丹的事不由让我想起前一段我遇见的一件事。
疫情后,地摊经济刚兴起时,有个关注了两年的公众号上突然发了,她要在网上开“摆地摊”的讲座。当时一则是因为这位作者的文字我比较喜欢,大胆直接有想法,其次想着关注她这么久了,报个名也就当捧个场了。所以报名时也没想过一定要听什么讲座。只是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大跌眼镜了。
开始时她开了两个微信群报名收费,每天在群里发公告,老实说报名的人真不少,她的粉丝看来不少。我想也许大家不一定都是想听讲座学习“摆地摊”,应该也是有些粉丝和我一样捧个场吧!
可后来她就发了去她的钉钉号听课的公告就没有下文了。好多人在群里问怎么讲钉钉,怎么加她等等,她根本就不在回复信息。接着不久群就被解散了,树倒猢狲散,大家的报名费就算打水漂了。
这件事后,我对这位作者的看法有了变化。一个人不管你写的多好,不管你有多少粉丝,都不能成为你做事有头无尾的理由吧!
在网上写字久了,对于耍大牌的网红作者,其实并不陌生,可谓见怪不怪了。以前在空间就经常看到有人发说说骂人,骂别人偷了她的文字,骂别人骚扰她,后来去空间看了一下,下面的评论全是清一色的矫情聊骚,于是终于懂了什么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其实天天有人骚扰你,那么你就得审视一下自己的问题了,你是不是给了别人骚扰的机会。你想红遍网络,想要别人炒作你,又怕别人骚扰你,怎么可能呢?
还有她嘴里的别人偷走的文字,大多时候也并非是她原创,无谓乎是自己先洗了别人的字,别人复制了,她就开始骂骂咧咧了。而那些复制的文字其实也不是为了抢版权,只是喜欢了,拿去收藏,有啥大不了的,至于吗?名人名言,不是还被我们常常拿来用吗?怎么没见人家撒泼叫骂呢,还不是越用用有名了吗?
这几年玩公众号,玩简书,关注过一些人,大多是因为喜欢文字。为了及时看到自己喜欢的文字,也关注过一些名作的公众号。只是最近发现自从公众号有了付费阅读功能后,一些公众号纷纷开始开启付费功能。
纵观网络发现,开启这些功能的大多是一些寂寂无名的作者。而名作者没有一人开启这项功能。而这些人中大多文字写的也算过得去,可还没有到付费也要阅读的地步,毕竟还有那么多大家之作还没有时间读呢?估计现在的世界名著,我就是生之年啥都不干,就看书也不一定能看完吧!何况大多时候我更多时间还要看专业书。真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由此我不由想,这些开启付费功能的人,靠文字想发财是肯定的,那么真的就很爱写字,或者说写的很好吗?这个有没有标准呢?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凭写作挣钱我是认可的,但就得看你是否有那个实力,如果没有,那么单纯的坚守一种爱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时代,火一个人太容易了,同样毁掉一个人也不难。
一个人立足世间,能力当然很重要,但相比能力,人品却更加重要。大多时候,尊敬你的人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因为人家比你有涵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多时候有人让你火起来,就有人让你一文不值。
没有谁能改变别人的看法,但一定能把握自己的做人。与其在能力上耿耿于怀,不如先修炼好自己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