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兰州的这次疫情反复,我成了一名奔波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志愿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几天我见到了太多我生活以外的人和我生活以外的画面。
无论每一天的核酸检测从几点开始,总有一些老人会提前一两个甚至两三个小时提着马扎坐着板凳披星戴月地去早早排队。或许是年老的原因让他们丧失了年轻时的从容和自信,于是他们宁愿选择早早地坐在冷风里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和年轻人打时间差,他们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的最孤寂最不安的面孔。有的老人不会申请健康码,有的老人口袋里掏出的是每摁一下键盘就会大声报码的老年机,还有的老人手机背后贴着自己的电话号码……这些老人稀里糊涂的加入核酸检测大军脸上写满了无助和焦虑,迷茫的像初涉人世的孩子。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注意到的第二波人。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对手机的要求也仅限于打个电话。我过去询问需不需要帮助时,总会有人掏出缠着胶带的诺基亚或者反应缓慢的智能机,然后脸上露出几分藏不住的尴尬说:“我没用过微信。”
我和同我一起做志愿者的几个小伙伴一遍遍地用我们自己的手机帮他们申请健康码,将健康甘肃APP如何代人申请健康码这一功能用的滚瓜烂熟。而我们与这些人的缘分大概就是做核酸检测前到扫码做核酸检测结束。
“谢谢你了。”是最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有一种幸福叫力所能及。挺希望自己是一只萤火虫,哪怕是发出微弱的光也能照亮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