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个习惯跨越了个人成长的依赖期、独立期和共赢期,它们分别是
个人领域的成功: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始为终——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今天学习第一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人具有思考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我们如果不能客观地考虑看待自己的方式,也就不能理解他人的感知他们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在纳粹集中营里,弗兰克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依次是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有人能伤害你!
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积极主动,变被动为主动。
关注圈与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这些都可列为关注圈。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在对孩子的问题上,担心孩子怎样,只是关注圈的范围,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加忧虑和无助,也影响了孩子。要聚焦于影响圈,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自己做起,获得正能量,最终也感染了孩子。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法控制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影响圈范围内的问题,个人领域的成功中讨论的习惯一、二、三即属于此类。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解决,习惯四五六中所述。
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和平来接受现实。
扩大影响圈
“如果”改为“我可以”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
个人感受:
1 集中关注“影响圈”,而不是把“关注圈”无限放大,浪费自己注意力。比如,坚决杜绝心急火燎凑热闹、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2 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尤其是那些在人生中所占比重大又必须的方面,比如写作、演讲、理财等。
3 看事物的积极面,努力去做,积极面对各种结果
任何事情或因素都是两面的,多看积极的方面,注意消极方面。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天壤之别。任何事,永远都是危机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