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有做一些广告牙签盒,在一些餐馆投放。本土自媒体,梦想快速生长,却不得不从生根发芽开始。
其中有一家餐馆是做炖汤的,是我比较喜欢去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咱们广告放那,总得观察观察吧?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广东人爱喝汤,饭前饭后一碗汤。
这家店开张那会,有去吃过,为此我还在公司里点外卖。最后,公司点的外卖已经可以贡献10多份以上了。所以那老板对我印象挺好,一家4口人,算是夫妻店了。
那时外卖市场还没起来,每次去他们家吃饭,都能看到一家人“吵吵闹闹”而其乐融融的幸福。小孩和大人会负责送外卖,老板娘负责收银,典型的传统,比较循规蹈矩,没客人的时候,也能坐上半天。
后来好像要转让,最终是没转让。我想这跟当时外卖的兴起有关,那时饿了么才开始全国地推发传单,每天能收到。后来百度外卖上线,也开始发传单了。而这家店,从新活过来,应该跟外卖有一毛钱关系。
我特别羡慕一家人在陌生城市打拼的朋友们,这个家庭是万千家庭的缩影。哥哥会欺负妹妹,不做作业而偷玩手机游戏,这是每次去吃饭都会碰到的。我想这跟很多朋友小时候相似吧?
从外卖网的“火拼”让我们看到了资本大鳄的力量,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应该感谢这些外卖网。它起到一个互联网老龄化的科普,我想这或许是饿了么和狼长没想到的吧?
后来再去这家店,前台摆起了电脑。装了音响,即可提醒订单,还能看多媒体。比如自打那以后,那老板娘开始用电脑看电视剧了,还看的一集追一集。这让我当时很感慨,一个与我老妈差不多的年纪,一个文化不高的传统妇女。透过一些东西对网络有些了解,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
10多年以前我偷偷上网,我老妈基本认为是玩物丧志的。而近些年双十一,农村淘宝的火爆,现在跟我老妈通话,基本她会说,你帮我在网上买些什么什么,你看你姨家买的……好便宜。
这就是趋势,全民上网的趋势。谁也避免不了!这家店目前据说一天可以卖200多份,这挺可观的。我就以我初中没毕业的算数来算算,去整按200份/天,取其平均单价10元,那就是2000块一天。餐饮行业毛利一般有70%,何况他们家,材料是可以量化的。一个月26天,月营业额约6万左右。目前未请外人,送外卖也从百度送,又回到自己送,所以人工成本会低一些。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还是有几万的利润的,对于一家几口人,要生活、读书,很不错了。
为什么他们不用百度外送?因为“恶劣天气点外卖有没有有罪?”是只是外卖工作的一小部分,当我们同情外卖员时,有没有考虑过找不到地址拖了半小时的?有没有收到外卖饭盒撒了一地的?这家店做的是炖汤,就是因为外卖员经常撒。我有几次就是我也这样的经历,汤撒了不要紧,可点的百度外卖,上面贴饿了吗是他妈啥意思?这恐怕百度也不知道吧?我只能说饿了吗这招高,实在高。骂人不带脏字,抢单不靠声势。
你看,我们多出几块钱外卖费,你却还是来电话问路,或者饭盒冷了,撒了。我们顾客也受罪!
在315曝光了饿了么后,外卖市场就回归平静了。不好的依然不好,不会因为一次曝光,就没有。就像一个小偷判死刑后一样,不会说世界就没小偷了。
我家的附近一条巷子,就有一家卖鸭脖之类的。地方昏暗,有没有证不好说,我只能说这家店在百度外卖还是在的。但我每次店外卖看到这家店时,我脑海就想到那不到10来方的档口,它会怎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