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泉,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因缘际会之下,令我在一个大家都在工作的下午,独自背包去了离家直线距离30公里的红砖美术馆。我喜欢叫它红砖厂,这是为什么?因为小时候家附近有一个真正的红砖厂,许多父老乡亲包括妈妈在那里打了好几年工。
艺术家为什么会成名?因为他有本事让你沉浸。
被商家吹到天上的5D沉浸感体验,在真正的艺术大师面前都是战五渣。加藤的作品,有五个方面让人感叹莫名。
一是就地取材,艺术作业到了一定的境地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信手拈来的纸张石头皮革布匹塑料以及破铜废铁,和灵感一搅拌,都是让众生膜拜的艺术品。
二是绚烂的色彩,瑰丽而不俗艳,粗犷又不失慧心。加藤细致见功力的刀纹和光影、色彩的搭配让图案灵动得吸人魂魄,于是破布废铁顽石都活了过来,被赋予或神或妖或鬼魅的生命。至于他的作品为何会以这些形象呈现,则缘于他出生地的环境与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一方艺术家。
三是他对主题的毫不care。加藤的作品许多被命名为无题,在他看来,要表达的远不如表现的重要。是不是这样呢?主题是我们各自人生的折射,每个人的喜怒哀乐的确不一样,他这种只看视觉呈现结果的表现手法和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不谋而合。
四是在有山有海的地方长大的人,他的作品蕴涵着抹不去的山海记忆。加藤的作品不追求复杂细腻,在点、线、圈这些构成图画的基本元素的组合中,竟无处不是山的团团黛青和海浪的温柔渐至狂野。他太擅长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眼中兴风作浪,以至于观众完全无法忽略日本这个山海之国。他,代表了他的国。
五是将亚洲文化与非洲文化巧妙融合。加藤的雕术与非洲的木雕在造型上不无相似,整体线条十分粗犷,浑圆的五官和纤细的四肢如出一辙,当然在体积上已经缩小为亚洲版。但是,一个大大的转折,也是加藤作品最大的亮点,除了在材质上加上木头以外的诸多元素,加藤会随心所欲地选择在人体不同部位插上想象的翅膀,所以,你可能在头顶、五官、四肢末端或任意突出的部位看到另一种事物的嫁接,这很美妙,似是想象在飞翔,又似人最直观地想做点什么画蛇添足的坏事。幸好,日本没有画蛇添足这个被定为贬义的成语,这个成语限制了多少奇妙的想象力!
加藤泉,这个现在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日本,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便于工作的中国香港,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全世界各地居住的艺术家,自由随兴得像是神的孩子。但是,在功未成名未就的时候,也经历过贫困窘迫的岁月。小有名气之后的事业瓶颈,让他由绘画转向雕塑,在尝试过新媒体载体后,回归到原始的题材。这中间的辗转波折,和许多人经历的迂回曲折没有多大不同。
艺术看起来是有钱有闲的产物,但在不值钱之前,饱尝着多少人的穷困潦倒。艺术家的身后,又有多少有名和无名的策展人士、装修匠人、体力劳动者甚至保洁阿姨的默默付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可以用在各个领域,只是,谁不想做将,谁只想做枯骨?我们并不能选择命运,只是一步步做了命运的选择。隐忍或者爆发,并不能随人所愿啊,只可咬牙将未成功的事业做到成功,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直想一个人去看一场展览,一场电影。有些场合,一个人,确实能比两个人或一群人在一起,感受更多收获更多。在这个阳光细碎的秋日如愿一个,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