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掉三只青蛙

【20170416G152班班会分享“执行”】

大家都知道,行动三角形,收集,排程,执行,是无论在叶老师的哪种课程里,都是首先抛出来的概念之一,是大家最先熟悉和学习的概念。那么为什么要在一个月结束后重新讲执行?

我的理解是:当一个行为成为一个习惯时,你会变得没有刚开始那么情绪高涨,甚至开始感觉乏味无趣,最终完全丧失动力。就像经济法则里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样,你的热情也是递减的。所以,为了给大家鼓劲,在一个月践行之后,我们要回过头来,不忘初心,审视自己。

我所理解的执行,是把目标变现的能力。即按照既定目标去做事情。

在践行中,我遇到了这种情况:确定了三只青蛙,但是总是没有做或者做不完。

这个问题就是执行力不够。这只是表象,我们要追踪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

其本质是自控力不够。自己控制目标的能力不够。

如何避免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总是间歇性斗志昂扬,持续性的萎靡不振。目标再伟大,计划再周全,落实不到位都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是现实太骨感,是你根本就没全力以赴过!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不展开跟大家讲其他执行的方式和方法,而是以我理解的执行和目标的关系。

叶老师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执行出了问题,而是一开始,我们就选错了方向,我们的目标设定出了问题。

在执行前,回顾初心,我们的目标还在吗?我们对于目标的渴望还在吗?

第一,目标是不是过大?超出了能力范围?未来是否遥不可及。

解决的方法,拆解目标。

第二,目标实现周期是不是过长?导致看不到希望

解决方法,设置“里程碑”,为自己每一个小成就喝彩。如果你觉得对这个目标有些懈怠,可以试试列举好处清单。

即叶老师在三堂课的最后一节,放过一张ppt,我觉得特别好,写出目标的类别,目标期限,目标计划,并且,很关键的,写出目标的关联程度。如果一个目标的达成能够促成其他目标的实现,岂不是很好?可以以此来判断你n个目标里面,不一样的重要程度。把关联性强的提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目标太low。

这个太low,不是指目标定的低。而是指对目标的理解太浅,没有深入思考你在潜意识中为什么想要这个目标。做事情,先有意义,再有条理。要把目标赋予意义,把它放到你的人生五万米高空中去俯瞰,提高对目标的认识深度。

所以,通过以上三点,我调整了自己的青蛙。有时候减少到一只,有时候,把一只大青蛙拆成三天,有时候,青蛙实在太大太丑不想吃,我就追问自己,为什么这只青蛙一定要做,做了我能从中收到哪些益处,这样,慢慢的,我对于三只青蛙的把控也越来越游刃有余了。

所以,以上是我通过对每天排程的执行,三只青蛙的实践过程,梳理得出的执行与目标的逻辑关系,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分享。

当我们懈怠的时候,当我们执行不到位的时候,回过头,深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00 红丽 时间管理100讲 第一课 1/100 自从14年在uc浏览器上,看到了战隼老师的博客,后来就在网...
    中驿的丽丽阅读 6,700评论 1 9
  • What:什么是“三只青蛙”? 简单的讲,“三只青蛙”指的是我们每天(周、月、年)最重要的三件事。这个说法是美国作...
    用时间酿酒阅读 27,650评论 44 284
  • 文/云殇 夏天的花儿开了又谢了枝头的叶子正慢慢变黄夏蝉也遁了踪影那场冷热交叠的思念如今我已绝口不提 那些情深似海的...
    云殇_阅读 3,047评论 14 8
  • 窗外,暖暖的冬阳铺洒在大地,给这个寒冷的冬季增添了几分妩媚和生机,如水的时光不经间意间从眼眸中溜走。时光的脚步...
    魏文晶阅读 1,846评论 0 2
  • 目录 作者和相关链接 方法概括 实验结果 作者和相关链接 David Bau�, Bolei Zhou�, Adi...
    愈白阅读 6,74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