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00108095:【“张敏德造”剔红赏花图圆盒】
“张敏德”造剔红赏花图圆盒,元,通高7.5厘米,口径20.4厘米。清宫旧藏。
盒盖面雕窄长的回纹和方格花卉两种锦纹地,上压殿阁人物。以围栏界出庭院,雕殿阁翠竹,湖石环抱,阁内二童子作饮膳之备,庭院中二人赏花。盖壁与盒身黄漆地上雕各种花卉。盖内一侧有“张敏德造”针划4字细款。
此盒构图完美,刀法精湛,状物逼真,俨如一幅工笔画。其刻款与雕刻风格均与张成雕漆一脉相承。据文献记载,元代雕漆的基本特征为“藏锋清楚,隐起圆滑”,此件作品完全体现了这种特征,为元末雕漆的一件杰作。
撰稿人:陈丽华
①作品欣赏:
②关键词学习:
张敏德:元未雕漆名匠,生平事迹待考。据其作品的工艺风格及刻款特征,均与元代张成雕漆的风格相同,据此推断他可能是张成的后辈,此盒是其唯一的传世之作。
藏锋清楚,隐起圆滑:明人 曹昭 之《格古要论·剔红》中说:“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朱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
清人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
鉴别剔红真伪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看包浆,一件剔红器作旧的手法无论多么高明,漆皮入手的感觉绝对不同。真品即使保养再好,几百、上千年的空气氧化以及烟熏火燎依然会在表面留下一层包浆。而用草酸作出的包浆触手轻滑浮躁,放大镜下观察甚至能看到鲜艳的红漆。
二看底胎,时下伪剔红绝大部分使用聚酯乙烯之类的塑料为胎,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三看款识,事实上,绝大部分剔红都无款,包括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的真品。有款识的分两类,明代宣德年以前是在剔红器底部用针划出款识,这叫“针划款”,宣德之后采用刀刻楷书年号,然后填金,叫“填金款”。
草酸:即乙二酸,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之一。它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对人体有害,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影响儿童的发育,草酸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除锈。草酸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盐形式存在于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浆草和酸模草的细胞膜,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盐,也是嘌呤在二氢者体内的代谢产物。
国漆坊艺术总监、著名漆画家俞峥直言:“没有听过什么注漆成型工艺,推测可能是树脂的,不是大漆。”明古斋雕漆工作室杨之新也说:“这是树脂压铸的,无论从材料还是工艺上都不能算是雕漆。”
此文复制备用学习,笔者查询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