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成都川西之行(四)理塘至巴塘的穿越之旅

今天出发前,导游征求我们的意见。他说从理塘到巴塘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沿318国道前行,如果不堵车的话,全程要3个多小时。

另外一条是从S406省道走,是传说中的穿越路线。耗时长,道路颠簸,旅程也比较艰苦,但风景不一样。

对于已经连续两天在高反边缘徘徊的我们来说,此时谈道路颠簸,确实让人心生忌惮。但导游的一句话帮我们下定了决心,他说:“想要看美丽的风景,就要付出代价。”

好吧,穿越!

从理塘出发,走不远就左转拐上S406省道。先要经过毛娅大草原,然后翻越第一座山:铁匠山。铁匠山本身跟藏区里成千上万座山没什么区别,但在它海拔将近4800米的顶部有一片湛蓝的海子。

海子不大,但在蓝天白云远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静宁。海子旁边就住着一户藏民,白色帐篷,成群的牦牛,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骑着摩托车带着妹妹在草地上撒欢儿。。。藏民的家和日常生活成就了我们眼中的美景。

经过毛娅草原和翻越铁匠山时的S406省道跟318国道没啥区别,也是正常的盘山公路,路面平坦干净,路边有防护栏。但不知道从哪一点开始,路面变成了土路。满是砂石的路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土坑,车行驶在上面不仅颠簸起伏,还掀起一片片尘土,我们开始体会路途的艰辛了。

不过沿途的自然风光绝美,野花,山谷,溪流,海子,温泉,牦牛。。。让人目不衔接,而且景色一直在变换。山这边是山地平原,植被低矮,以青草为主,翻过一座山就突然变成漫山遍野的松树林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就在我们浑身骨头被颠酥之前,格聂之眼到了。

所谓格聂之眼,其实就是高山之间一大片缓坡正中间的一个小海子。海子小到只能用“眼睛”来比喻它。不过,现在它连眼睛都不是了,因为连年无雨,海子变成一个长满青草的凹地,只有正中心还隐约可见一捧水,妥妥的可以改名为“格聂之泪”。

不过,无论是“眼”也好,是“泪”也罢,它都不影响这一片草甸的魅力。整片草甸被小黄花覆盖,站在缓坡的边缘可以看见几百米深的峡谷里,有一条湍急的溪涧载着山顶的雪水奔流而下,顺着蜿蜒曲折的坡谷,一直延伸到另一座山的深处。回头看,远处云端里的格聂雪峰巍峨耸立,傲然展示着藏民口中神山的威严气势。

山中的天气变化无常,在我们欣赏“格聂之眼”的时候,天空还是蓝得刺眼,可一瞬间就变天了。

我们经过则巴村格聂小学的时候,看到一片花海,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黄的,白的,紫的,粉的小花铺满了地面,好似一床五彩缤纷的彩被覆盖在大地上。我们停车拍照前后不到十分钟,天由晴转阴,遮天蔽日的乌云滚滚而来,远处的雷声未落,黄豆大的冰雹就从天空砸向地面,砸得我们抱头鼠窜。

此后穿越的旅途满是惊险,我们完全顾不上欣赏美景了。路面依旧是坑多,石子多,尘土多,而且还越来越窄,有的地方窄到只能过一辆车,这时候就考验车技了。我们的导游以前是开大货车的司机,所以在这样的路面开车毫无畏惧感,不仅和对面来车错车时当仁不让,而且还时常擦身超越前面的车。我坐在车里,一边被颠得摇头晃脑,一边揪着心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胆战心惊地坐了将近一个小时,路面终于又变成正规高速公路了,可还没等我松一口气,就发现危险仍在继续。这段路虽然平整,但路面已经被泥石流冲下来的石块阻塞成了单行道,而且全程围着山转,都是180度的回头弯,可我们的导游一直以70多公里时速如履平地般的飞速下山,不仅与对面车辆错车时经常打短平快,还时不时地要急刹车,给横穿公路的牦牛让路。

我现在才充分体会了穿越之路的艰辛所在,既不是坐车坐得屁股痛,也不是腰颈椎被颠得七荤八素,而是一直紧绷的神经,要炸裂我的脑仁儿。

天擦黑的时候,我们终于结束了穿越之旅,到巴塘了。全程将近10个小时,代价确实有点儿高,但想想沿途欣赏到的景色,值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