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挂掉好友电话,不,准确来说是我挂掉了,聊得太痛苦,尬聊之余,不如不聊。
朋友小C是大学老乡,在那个人人网主宰的年代里,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在一个晾头发的午后相识了,老乡、校友,这些冰冷的词汇最能温暖身在异乡求学的我们,莫名的信任感就这样成为了朋友。朋友其实不在多,不在乎成绩、能力、金钱、地位,就因为互相信任,在这个虚与委蛇的社会里,还有几个可以说说知心话的。
学校的日子总是那么鸡毛蒜皮,关注的无非就是学习、活动、吃喝玩乐。毕业尚未有未来,回校收拾行李的路上,接到他的电话,一接通他就说,群哥,我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考到上海了。那一刻,我特别开心,仿佛去上班的是自己。
上班了,北京上海的距离仿佛把我们隔离开来。我每天就是做事、看书、学习、做笔记、听讲座。他那边传来的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好消息,money、福利、好的待遇、买房、存钱、花花花。虽有差距,最多的还是替他开心和心疼,自己的朋友,过着他自己喜欢的生活,足矣,但也十分感同身受身在异乡生活不易。
刚刚工作的我们,总是喜欢交流单位上的喜怒哀乐,避免不了的还有待遇上的差别,不同的大环境,并不一样的文化背景,造就的差距是避免不了的。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听到的更多的变成了物质生活。喝的是百岁山还是依泉、喝的茶叶是多贵的、跟什么人出去嗨、认识了什么什么人等等。
我承认,金钱消费确实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贵的东西确实质量好,有钱人确实可以任性。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承认并不表示赞同。我问过他,你还记得自己当初的热血沸腾吗?还记得自己立下为中国法治事业建设做贡献的伟大梦想吗?这些可能都已经被上海的灯红酒绿晃瞎了。
还记得初踏法学院时辅导员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以后可以不从事法律行业,可能面对诸多诱惑,但你们一定要常常静下心,想想母校,想想你当初的样子。毕业时,老师依旧叮嘱,法律工作是专心做事的,不是那些虚头吧脑的可以糊弄的。
很多人从学校初踏社会都会有短暂的迷失,没有束缚,有经济来源,没有压力,要多舒爽就有多舒爽。但是短期的物质生活可以填补自己,但时间久了,心灵不空虚吗?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但我始终相信,也一直秉持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炫耀、不卑微。
挂掉电话十分钟才打开笔记本,记下这段话,朋友肯定看不到的,暗示明示也不管用,只愿沉浮轮回,归来时他依旧是我记忆中那个白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