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16揭炜婷
“绘本有什么用?”
“有教育意义的绘本才有阅读价值?”
“如果一本绘本读不懂是不是没有意义?”
绘本一定要有用吗?
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并非说“实用性”的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性格培养的书就不好,相反我也觉得这些实用性的绘本应该给孩子看。
在中国出版绘本,无论是引进的还是原创绘本里经常会附上小册子,或者在绘本最后一页附上满满几页纸的解说,上面写着绘本阅读推广人的导读,好像如果没有这些“参考书”,大人就不知道怎么读似的(不过事实也是这样。当然也有很多写的很深入很棒的解说)。
这在日本是绝对不可能的,说教性的东西一定是会被大家讨厌的”。
因为在日本,都是读绘本长大的,所以他们的孩子也理所当然地也是从小就自然养成读绘本的习惯,不存在什么“会不会”读的问题。
中国很多8090后的父母,小时候都是听“狼来了”“小红帽”“三只小猪”等等寓言性的故事长大的。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最后总是会加上一句:“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这种宣扬教育意义思维习惯可能已经在脑海中根深蒂固了,如果读完一个故事不根据解说解读出“意义”来就浪费了这个故事似的。
但是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小时候,父母讲的道理哪个不是很久之后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随着岁月的累加才慢慢明白的。对于这些说教性的东西,我们不是也曾抱着反感的心理听过耳的呢?
当然我并不是排斥这些解读,我觉得对于目前中国的父母来说这些解读还是很有必要帮助理解绘本内容的。
但如果依靠解读而寻求绘本所要传达“意义”,是不是就偏离了阅读绘本的初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