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今年初三毕业,九月份刚上高一。暑假在家的时候,我叫她要好好珍惜在家的时间,特别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因为到了高中,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学习任务、需要完全自理的生活很可能让她不习惯。到底是从小到大都是在家人身边长大的,第一次离开家人在学校生活学习,刚开始都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我和她说完,她竟不为所动,只是笑笑地点了点头。暑假期间,她觉得闷就特意一人回到老家,说是有同学可以玩不会觉得闷。只要你有些不愿意让她自己回去,她就不高兴。后来她还是回去了,在老家待了十天,电话也极少打回来,可以说是非常开心了。
半个月前,我送她去高中报到。这所高中远离市中心的繁华,周围都是山。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宿舍虽说挺新的,可宿舍给你的位置就只有一张床,连放衣服的柜子都没有。管理更是严格,手机交由老师保管,在校期间不得使用,周六要到自习到下午4点才能走。我一看这环境,心想:这回有得我妹“熬”了。
果不其然,她最近频繁地打电话给我妈说自己很不习惯。我妈就说什么多吃点啊之类的关心话,她就忍不住要哭了。而这在以前,她大多数时候会嫌弃地说:知道了!啰嗦死了,我又不是不知道!估计现在的她才会开始理解我之前对她说的话,而不只是笑笑而已。
从我妹上高中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一个道理:你只有真正地做了某件事,才更能体会到前人所说的道理。这种时候,或幡然醒悟或后悔不已。
就像我妹一样,上高中前在家有人照顾,洗衣做饭基本有人管,基本上除了学习任务别的都不用管。可是离开家里到外面上学就不同了,你需要自己去饭堂排长队打饭,需要自己打水洗澡,需要照顾舍友的感受等等。我相信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她很难深刻体会我说的:要好好珍惜在家的时间,尤其是和家人一起的时间。
那些苦口婆心的劝说,很多都是简单朴素的道理。简单到什么地步呢?简单到可能只有几个字,可能因为被太多人说而让你不屑一顾。
我举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即使是不认识字的文盲估计也知道这句话,可见普及程度有多高了。可为什么还是会有人提出“读书有什么用”的问题呢?原因可能是:读书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他们不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读书没有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说说的口号而已。
那些认为读书没有用的人,要么是真的没有读过书体验不到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要么就是上过学但是没有践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简单朴素道理的人。本质上,他们都是没有体验过读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所以才认为读书没用。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体验,去支撑对这些简单道理的理解。所以才会有不听老人言的年轻人,多年之后他们也变成了劝说年轻人的老人。只有这种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地体会到,原来长辈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真的。然而现实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会一直上演,永不停息。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开始认真对待那些朴素简单且正确的道理了。很多道理都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希望我们不要像他们那样走弯路。我们试图寻找幸福生活的捷径,其实捷径早就摆在那里了,简单朴素的道理便是。自取所需,笃信实践,希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故事不在自己身上延续。
现在开始想想,有哪些简单朴素且正确的道理?真的很多,不妨给我留言,和我说说你想到的道理吧。
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