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段很美的关于青春的描述:
青春是一生中温度最高的阶段,路过这一段的我们,心跳特别容易达到沸点,就好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只需要一眼。
我们都会怀念青春,怀念那些喷涌而出的张扬,怀念那些哭笑分明的纯真,怀念那些陪我们喧嚣一场,而今散落在天涯的小伙伴们。
尤其怀念,那个只需要一眼就爱上的人。
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不屑地对我们说:“你们就是小屁孩,哪里懂得什么是爱情。”
但我们仍然把那种懵懵懂懂的爱恋,固执地称之为爱情。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它的重要性。
记得那会上初一,刚刚脱离了小学生的身份,大家都急于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屁孩了。加上荷尔蒙的躁动,于是急于去喜欢一个人。
那个人通常会是同班同学,最多就是一墙之隔的隔壁班的。近水楼台才能先得月嘛。
而一旦有了目标,就要闹出很大的动静,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颇有一种宣誓“主权”的意味:是我先喜欢上这个人的,别人不可以再喜欢了!
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男孩喜欢上女孩,首先会跟自己的哥们儿透露,那些哥们儿转过身又会将这个“秘密”讲给自己熟悉的女生听,那些女生再一传十……
等到班里超过大半的同学都知道了,才会有一个人跑去告诉女孩:“嘿,你知道吗?XXX喜欢你!”
之后,男孩会频繁从女孩桌前经过,每一次,周围的同学都会起哄,惹得女孩瞬间红了脸。
课间的黑板上,常常出现男孩跟女孩的名字,中间还画了一个红色的爱心。女孩看见后,忙不迭跑上去擦掉,脚步却是掩盖不住的欢快。
等到铺垫得差不多的时候,男孩便开始给女孩递纸条,写情书,送小礼物等。
这些老套的情节,被少男少女们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地重演着,令人生出一种质朴的感动。
过不了多久,女孩便会被男孩的“痴情”所打动,然后在某个余晖斜照的校园角落里,在眼神明亮如辰星的男孩面前,羞赧地抿着嘴,轻轻点了点头。
年少时的喜欢,好像并不太在意对方是谁,长相如何,性格怎样。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字,用来安放自己那份懵懂躁动的情愫。
那个名字,放在嘴里念一念,就能嚼出甜味来。
男孩一旦得到女孩的一声答应,便会拿出自己积攒了许久的零花钱,全部送进小卖部,换回一大袋糖果,还得是最贵的牌子。
第二天到了学校,男孩会叫上哥们儿,把糖果分给班里所有同学,有时甚至分到隔壁班去。为了营造效果,他们还会故意抓一把糖果抛向半空,引得大家哄抢。
总之,能闹出多大动静,就闹出多大动静。男孩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女孩答应他了!
女孩则会跑过去抓住男孩的衣角,一边小声地责怪他太张扬,一边又在心里偷偷欢喜。
对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能被人明目张胆地偏爱,既是快乐的,也是骄傲的。
年少的喜欢,来得热烈,退得迅疾。很快,男孩跟女孩就分手了。
有时连理由都没有,单纯为了分手而分手。好像只有经历过分手,这段感情才算完整。
那时候,就连分手都很张扬。
女孩会叫上三五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围在某棵大树旁边。女孩从书包里掏出跟男孩有关的纪念物,小纸条、小情书、小礼物等,通通埋在大树下。
然而多年后,当女孩重返校园,想寻找曾经的回忆时,却惊讶地发现:当初埋纪念物的位置,早已不见大树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的教学楼。
女孩不禁一笑:青春痛痛快快燃烧一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那些曾经触动心扉的人事物,也统统留在了时光那一头。
唯独那些质朴的感动,留在了记忆深处。长大后每次回味起来,都会心头一暖。
那是长大后的我们,再也无法体会到的肆意和张扬。
长大后的爱情,已经不需要张扬到让全世界知道。相反,它会变得小心翼翼,轻拿轻放,生怕制造出一点动静。
后来的爱情,拥有了半盏水的安全感,一路安安稳稳,再也不怕湿了满怀。
这很好,很值得珍惜。
只是后来的我们,仍然会怀念,年少时的张扬和肆意。
就算被说成矫情,也毫不在意,因为青春原本无所畏惧,从来不需要藏着掖着。
那些一眼就爱上的人,见证了我们的生命,曾热烈地沸腾过。
End,谢阅~
~~日常分享恋爱、读书、成长故事。无常岁月平常心,唯愿爱与自由,过一生。感谢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