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还有恩慈良善;
爱是永远守护、永远相信、永远希望;
爱是永远坚持到底······
------《圣经》
爱很宽泛,囊括人世间所有的爱。小一点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爱人的爱;大一点的爱,对国家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儿童的爱。还有,对自然界的爱,对动物的爱,对一草一木的爱,对蓝天白云土地的爱。
我大学时候加入学校爱心社,跟着社里伙伴们去精神病院,养老院参与过一些活动,实实在在感觉到帮助别人获得的快乐。虽然自己觉得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心知我们送去的祝福和温暖抵不上老人们自己的子女给他们的血脉亲情之暖,但在孤独的最后岁月中,这样的慰藉和温暖,精神上的陪伴也能让他们的孤独感少了很多吧。
不知道那些老人们还好吗。每次去也曾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异地求学,经常梦里梦到亲人,老房子。每周和爷爷奶奶们做些游戏,聊聊天,打打乒乓,竟然让我觉得心里有了一丝寄托。
一直关注着的朋友也在做着爱心事业,他在异国他乡播撒下了自己爱心的种子,看得出来,他把它当自己的事业在做,微博上有很暖心的照片,很用心记录了点滴,字里行间传达出了对孩子们的爱。
慈善、公益这样的字眼已经不陌生,越来越多的明星大腕都在涉足。虽然很多时候我怀疑过一部分人的动机,时间久了,总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真正把帮助别人当做事业的有的是默默无闻,只为看到被资助的人脸上的笑容,他们做的是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实属两方受益。
我们通常觉得被帮助的人是很幸福的人,但在主动施与别人帮助人的心里能激起更大的涟漪。被资助人的每一点变化他都牵挂,不断改进,以期她的状况得到改善,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如同浇灌一朵心爱的花朵,你生怕你的帮助会适得其反,你多想让她在自己的轨道运行,变成他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可是你还是不知道对他最好,所以你也会患得患失吧。生怕帮了倒忙。
我喜欢的明星也在做着慈善,喜欢一个人是很暖和的一件事情。他说什么,他做什么,你都会赞同。
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是和公益慈善有关。看到贫困学校的孩子们一点一点因为捐助的东西变得更好。
老实说,即使他们的变化很缓慢,即使那一两百块钱的助学金真的不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我们也愿意去做这样的努力。万事开头难,资助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很多人是被动的接受,很多人表现麻木,或者是不情愿。但是只有我们知道这样的改变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意识,总要有带头人去做,直到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改变贫困的模式。
只有做了,看到了成效,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村子里很多人已经愿意跟着带头人干了,可想而知,这是多少个大大小小的成绩累积起来的信任。没有成效,不能致富脱贫,有多少人会心甘情愿付出金钱和劳力参与其中?
旁观者清,直到我离开那个组织,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我是真心想为他们做些事情。我的领导上司把这叫做做项目,一个项目做成了,钱来了,各方关系协调好了,事情就办成了,村民孩子们就有了更多致富的路子,孩子们就有了更大的眼界和高质量的生活保障。
专门做项目做公益的感觉让我游离于那个行业之外,我完全没有领会到做项目的热情和意义所在。那样纯粹做事情的念头盘踞在我脑海中,而不是为了做项目获得一点别的名利威望人脉等等。
当然这些于以后项目的达成是有好处的。可是,我感觉不到做公益的初心,我们能不能不要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
也许这和我对公益的理解不到位有关,也许我眼光过于狭隘,现在的公益倒更更像是在做一件事情,而不像是在从心眼里纯粹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老实说,我心里是有些失望。失望于自己领会不到做项目的初衷。
离开这么久,突然很想念那些山区里的孩子们。看到教室后面堆满厚厚灰尘的图书角,我的心里有遗憾,我多想告诉他们,书里面有通往他们梦想天堂的路径。
可我看到他们迷茫的眼神,哦,他们还不懂得这些厚厚的书籍能够带给他们五彩的世界,这些显然没有他们跳房子,踢毽子有趣。
少年时期,百无聊赖,度日如年,妈妈找出一大沓自己过去积累的旧书,对我说:“无聊的话,看看这些书解闷,会对你有帮助。看进去了你就不无聊了。”
当时叛逆的少年居然将信将疑,每每觉得日子难熬,就找来杂志读者,特别关注,连环画,童话来读。我家里的藏书并不多,舅舅给我订了语文报,天知道每周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带着油墨香的初中语文报给我贫乏的生活注入多少能量和生机。
为什么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我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述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田园牧歌式生活的途径。后来,语文报成了我联通外界唯一的信息通道,我渴望知道别的地方的小朋友们的生活,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好奇心驱使,写信寄给第一个笔友,远隔重洋的朋友们,多想窥探他们的生活,获得不一样的讯息。
我们都是同类,对陌生人的善意,让我们从一个个孤岛上走出来拥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