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无意瞥见日历上的数字:2018年03月22日。才惊觉:2018年,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分之一。
1、
还记得岁尾年首时,看了许多简友的分享,2017年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哪几本书,2017年自己的成就,写了多少字等等,以及对2018年的展望和规划。
那一刻我的想法是:读书,是很自我的东西,是不能比,也没法比的。毕竟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我们该只和自己的昨天比。
就像有书的成长理念那样,关注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2、
当时的自己也有意总结了下,想来自2017年接触写作课之后,确切的说是进入到洋葱厨房的文章点评小组之后,才发现,我的写作才算是有点起色,可是阅读一直是我的短板。
刘主编的21天写作营,让我摆脱了稚嫩的流水账写作模式,有意识地杜绝了自嗨,懂得了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主题和逻辑结构。
沉下心来写作才发现:书写的过程也是个梳理的过程,梳理自己的情感、思维、逻辑。本来心中有太多的念头,可往往下诸笔端的时候,才发现,中间有好多断档,还需要在写作中不断地补充和加入必要的链接。
写作也因此让我2017年的生活和思维认知更丰富。
都说“教学相长”,写作课后我和几个文友组建了文章点评小组,
通过一段时间的点评和跟文友们的切磋,加之自己的不断揣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文章章法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为文中,以此来要求自己。
虽是一开始,评的越多,越不敢写,越写觉得自己的水平越差,越写发觉自己该输入的东西越多。可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
还有就是通过点评。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看到点评时,文友在群内跟群员们聊的那些内容。无论是作品还是写作方法,以及其中人物的塑造,总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每到此时,深感自卑,也激发起我学习的强烈欲望。
原来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不仅要和过去的自己比,更要横向的和文友们比,并以他们为榜样。对自己的读书和写作有个长久的规划,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
3、
其实想来自己多年来的写法,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尤其是今天跟绿野交流才知道,她说仅就说理文的写作来讲,若是系统讲解的话,以每周一课的进度,她的理论能讲5个月,我当时蒙圈了。我的老天。以自己浅鄙的认知,说理文无怪乎主题、材料、结构这些就罢了的,何以能耗用这么久时间?
后来深入交流才知道,其实书写看似只是写,却是和读相贯穿的系统工程,需得一步步慢慢构建,听罢毕业于新闻系专业人事的解说,心有戚戚。
今天上午,我又无意翻看到简书桃花苑里简友们的17年总结和18年的规划。他们17年的收获我都弗如,更有他们18年列出的书单更是令我瞠目,才知自己的写作之路还任重道远。不过即便千难万难,我并未惧怕,毕竟有压力才有动力。
找准了自己需要精进的目标——读书和写作。期待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能跟这些高手过招。
毕竟写作已在我的面前展开一扇窗,透过缝隙,让我看到了写作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