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了套路即效率,因为时间太晚就没有具体到某些事物中。今天就接着昨天的思考进行展开,重点思考下职场上一个高频事物:
开会这件事的套路
这个话题其实之前思考过,但总感觉意犹未尽,我仔细统计了下,一个月参加的会议至少15个,这么高频的事情,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要知道注意力是个人最大的资产,人一生活100岁也不过36500天,想想我们现在开会占用了这么多的注意力,如果没有效率就太浪费自己的生命了。
因此,开会这件事情,不光要思考,而要反复思考,持续迭代更有效的开一次会议。
我把开会定义为三步骤:
1.设问题出目标。
2.定开会方法。
3.找相关人员。
首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开会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从形式上来看,开会就是把很多人召集在一起的过程,但这仅仅是手段。没错,开会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因此就可以理解为:开会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那就要继续追问,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为什么需要通过开会这种方法来解决呢?
这就有点意思了,这个问题其实就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
通过开会这种方法最适合解决什么问题呢?
开会有几个特点,人多,时间短,讨论,结论。这些特点最终就构成了一个概念:达成共识,并形成下一步结论的工作路径。
没错,开会这种方法是解决达成共识非常重要的方法。
想想我们工作中有哪些事情需要达成共识呢?
我把其分为三类事情:
1、对于不确定的事情达成共识
2、对于确定的事情达成共识
3、对于新的东西达成共识
因此,当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就要提前思考,今天我组织开会或者参与会议,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因此要达成什么共识,即形成共识的内容:
要明确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可衡量的目标。
基于这个目标,然后才是开会的过程,基于共识的问题有三类,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同样就会有三类:
针对不确定事情达成共识,就必须要群策群力,最终的方式就是研讨。
针对确定的事情达成共识,那么就是对齐的过程,无异议的让每个人做到信息同步。
针对新的信息达成共识,那么就是分享的过程,让每个人获得差异化的认知赋能。
总结来看,问题的类别决定了开会的形式。
如果是讨论不确定的事情,那么研讨会就适合。例如机会点如果落地,项目如何拓展,新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时候就要群策群力的去研讨,进行碰撞和讨论
如果是确定的事情,那更多的就是如何让大家认同的过程了,提前准备就是核心,把这个结论的背景,以及为何这样做原因,以及做之后对大家的收益讲清楚,让对方认同是核心。这也就是我们传统说的讲话类会议。
而对于分享类的话题,则就是赋能的过程了,如何通过各种案例分享,经验分享让大家接受新的信息,并因此原意在行动中改变自己就是分享会的核心。
用一张图总结如下:
有了开会的形式(研讨、对齐、分享),最后才是需要的资源,即:
参加的人员。
对于研讨,那更多的就是对这件事情有经验有想法的人,对齐那么就是需要执行的人,分享那么就是这件事情希望受益的人。形式不同,资源一定不同。
研讨需要的是相关且愿意主动思考的人。
对齐则需要的是接下来需要执行的人。
而赋能则就是业务相关的所有人,多多益善。
总结下来,真正让一个会议变的有效就必须要遵循四大原则:
1、设目标:非确定性问题的共识讨论、确定行问题的对齐还是新信息的赋能。
2、定方式:研讨、对齐、还是分享。
3、找人员:参与的人是否充分的参与。
4、有结论:是否达到了自己当初的预期,对于不确定的是否又形成了新的结论:问题,时间,责任人。
用一张模型图表现就是: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