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格教育·人才孵化中心整理 【尚德大厦A座509】
改编自:奚恺元《别做正常的傻瓜》
“我要是在我家那边买,就只要10块钱呢!不买了不买了。”
这种情况,我们并不少见。
你说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那好,我们来做一个测试。
一、你有病,我有药,但你买吗?
测试一:
你现在在离家乡非常非常远的地方上大学。一年才能回一次家。
你有一种很少发作的小毛病,但发作了会比较难受,吃什么都没用,只能得吃一粒“因格”牌的胶囊才能解决。你很清楚地记得在家乡它的价格是1粒600元。而且网购是买不到的、家里是不可能寄过来的。
有一次,你小毛病犯了,你得去周围的药店买。你不可能现在回家。你去到药店后,找到了“因格”牌胶囊,而它的标价是300元。
那请问,你会不会买下一粒来解决你的小毛病呢?
A:会
B:不会
测试二:
你现在在离家乡非常非常远的地方上大学。一年才能回一次家。
你有一种很少发作的小毛病,但发作了会比较难受,吃什么都没用,只能得吃一粒“因格”牌的胶囊才能解决。你很清楚地记得在家乡它的价格是1粒5元。而且网购是买不到的、家里是不可能寄过来的。
有一次,你小毛病犯了,你得去周围的药店买,你不可能现在回家。你去到药店后,找到了“因格”牌胶囊,而它的标价是200元
那请问,你会不会买下一粒来解决你的小毛病呢?
A:会
B:不会
因格说敢保证,在第一题中的人肯定更愿意买胶囊。第二题会说:“不值啊!”所以就不买了。
但这种行为是缺乏理性的。
为什么呢?
1、如果你胶囊能让你不会被疾病所困扰,效果值这个价格,那么就应该买下来;如果你觉得这个价格买下来不值,那你就不应该买。
2、所以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去买东西时,要考虑的是这个胶囊的价格和效用之间的比较。值就买,不值就不买
3、而此时在你的家乡,无论胶囊的价格是多少,你都买不到,所以这时候胶囊在你家乡的价格是个无关的东西,不应该对你在价格和效用之间的比较之间产生影响。
4、如果你愿意花钱解决你的疾病的话,实际上你更应该选择第二题。因为它的价格可是比第一题便宜了100元呢!
如果我们不看它在家乡的价格,那么我们肯定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了。因此,正是因为胶囊在家乡的价格这个毫无关系的因素,导致了我们的不理性的选择。
而很多时候,我们正是会因为一些毫无关系的因素,做出一些不符合正常理性的购买行为。
比如抢购。
二、你买过没用的东西吗?
商店商品打折促销。
“原价100多,200多,300多的商品,现在统统,统统50块!”
假设原价100块钱的书包尺寸正好是适合你的大小,但是原价300多的更大尺寸的书包现在又也只要50块。
所以李华会想——50块现在也能买300块的,为啥我要用来买100块的呢?买300的!
好的,买来了,用了不到两天,发现书包实在是太大了太重了,背上去总会从肩上溜下来,而且走路也很不方便,李华已经开始后悔了。
一个理性的人,要考虑的应该是:我买100块的书包对我的效用最大,所以我应该买它;而李华思考的却是:便宜得越多,我“赚”了越多。
所以现在,我们看商场经常会有促销活动,会用便宜了很多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购买。
很多人会因为打折,买来了没有必要的、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就只是在那里放着。
刺激我们购买东西的并不是商品,而是“贪便宜心理”在控制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做出不合理性的选择,让我们忽略了我们真正应该看重的是“价格和效用的比较”。
三、因格小结:
我们要购买一件东西的时候,真正要考虑的东西是“这个东西的效用值不值这个价格”,而不是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对我有用,就买;没用,就不买。
另外,在面对降价的诱惑时,一定要冷静下来思考,我买回它了到底有没有用。
这样就能让你不受“疾病”的困扰,或者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了。
整理:因格教育· 人才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