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变篇》:不忘初心,不忘本谋

《原则比变通更重要》中讲了原则比变通更重要,在战场上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就是说,在行军的过程中,有些路是可以不走的,有些军队是不用去攻击的,有些城池是不用拿下的,有些地是不用去争夺的,将在外,有些君命是可以不受的。

但一定要集中兵力来聚焦于战略重心,尽快抵达决胜点,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抓主要矛盾,这就是战略重心的思想。

英国著名的军事史专家福勒在《战争指导》中讲了两个核心的战略原则:

第一个原则,尽量把敌方权力重量归并成几个重心,最好能合成一个;

第二个原则,行动迅速,如果没有充分理由,不要迟疑和迂回行动。

摸清敌方战略布局,用归并思维,把敌方主要力量归结在一个或者几个点,同时也要集中自己的力量,攻打一个自己选择的敌军战略重心,迅速行动,一战而定。

这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定好方向和目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改变方向和目标,不忘初心,在军事上叫做不忘本谋。

在《九变篇》中,还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将领的五种性格缺陷,原文如下:

孙子曰: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悔,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如果特别怕死,就会蛮干,最后真的会死,黄石公说过一句话:“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勇敢的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因为危险而放弃自己的计划,而愚蠢的人容易改变计划,感觉不到背后暗藏的危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特别怕死,就会缺乏血性,容易投降,没有骨气和斗志,只能做俘虏;如果像火药桶一样,脾气太火爆,一点就着,就容易中敌人的激将法;如果特别爱惜自己的名声,就容不得自己身上的污点,容易激动中计;如果特别热爱自己的臣民,就会被敌人的要挟搞的很恼火,容易丧失判断力。

作为一个将军,就要有足够强的定力,克服人性的弱点,顾全大局,始终为最终目标服务。

可以用几句话来总结下《九变篇》中的内容:

第一,不要指望小概率事件会发生,也不要指望自己能随机应变,一定要有一个计划,按方案和程序办事;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战略重心,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攻破关键点;

第三,要始终记住自己的目标和初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本分;

第四,要克服人性的弱点,有足够的定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