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时间背景是东汉光武年间的事,光武,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创者,"光武中兴"的缔造者。
那个时代的人,要想当官,不是考试考出来的,是被人举荐才能当官的,所以能被举荐的,要么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要么,闻名于乡里,被称为贤达,才有可能被人举荐。
直到隋唐,才开始有了科举考试制度,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ou,四声,音够)中矣!"就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收拢天下的英雄。
孝廉,这个词我经常在明清的小说里看到,是明、清时对举人的雅称。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这是一个兄友弟恭的故事,我在复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许武谋划这件事情时,首先要"度吾弟素敦爱敬,绝不争竟。"这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弟弟们如果都是斤斤计较、蝇营狗苟之辈,这事,早就一地鸡毛了。所以说,如果有别的人家也想要复制许武家的故事,前提条件要想好,对人性的把握要提前想好,中间涉及的财帛,都会使人心不稳,心思变动。
许武不是个简单人物。
从他教育弟弟,不是暴力直接,疾言倨色来训斥,而是跪在父母灵位前自己号哭,说自己做的不到位来感动两个弟弟。
两个弟弟做官归省,他招来乡邻(这些乡邻应该不是普通乡邻,否则宣传的力度不够)当众剖解心迹,收获赞誉。因为古代是个人情社会,名声臭了,人也就别混了,还得累及子孙。
我甚至想,是不是有一天晚上,许武把他的两个弟弟叫到屋子里,就他们弟兄三个,再没有旁人。然后许武把自己的计划给两个弟弟详细地讲,三个人把这个计划完美地执行了一遍?
不过,即使是许武的计谋,这也是老大做出的牺牲,成全老二老三的,所以,许武还是对弟弟们真心的关爱。
————————————————————————————————————————————————
花萼:花的最外一层叶状构造,通常为绿色,包在花蕾外面。
千秋羞咏《豆萁诗》:曹子健为兄所迫,七步成诗,做《豆萁诗》
同居合爨:cuan,爨,烧火做饭;炉灶;
妯娌:兄弟的媳妇总称。
妆奁:lian,原指女子打扮的镜匣,后乏指女子出嫁带往男方的嫁妆。
央亲戚对哥哥说:说明他们不好意思直接说,通过别人侧面进行。
紫荆树
嗟讶:jie:嗟,叹词,表示感叹。
甚笃:笃,du,本意是马行走缓慢,后延伸指厚重,专一
大幔:幔,可以延展的布条
羯鼓:
羯:①公羊,特骟过的
②古族名,"五胡"之一,曾附属匈奴。
秉烛:秉,拿着,握着,
天下乂安:乂,yi,四声,安定的意思
孝弟:即"孝悌",弟通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铺陈:被褥卧具。
州牧郡守:汉朝的州,如后代的省,长官是刺史,后称州牧。
郡,(如后代的府),现在的地级市,长官是郡守,后改称太守。
识荆:初次见面的敬辞。出自李白: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缙绅:原意是插笏、于,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为官宦的代称。
缙通搢,插。
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缙绅: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先茔:ying,先人的坟茔。茔,坟墓。
里中:同里的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违拗:拗,多音字,此处音ao,不顺从的意思。
幼失怙恃:怙恃,音hu.shi,①依靠,凭借。②父母的合称。
怙:依靠。
恃:凭仗。
饯:jian四声,设酒食送行。
酒卮:卮,音zhi,一声,古代盛酒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