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的时候,英语教材有一篇关于蝙蝠的课文,文章大意是蝙蝠在鸟类和兽类的战争中立场摇摆不定,见着哪方有利就站在哪一边,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寓言故事的结尾处谴责了蝙蝠,它成为两边阵营都鄙视的对象。
小时候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一样对这个蝙蝠充满了鄙视和谴责,随着时光的流逝,对它居然有了很多的理解悲悯。蝙蝠,一个小小的尴尬的动物,说它是鸟类,它却有牙齿;说它是兽类,它又有翅膀。它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哪家的出身。谁不想有个
记得初中的时候,英语教材有一篇关于蝙蝠的课文,文章大意是蝙蝠在鸟类和兽类的战争中立场摇摆不定,见着哪方有利就站在哪一边,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寓言故事的结尾处谴责了蝙蝠,它成为两边阵营都鄙视的对象。
小时候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一样对这个蝙蝠充满了鄙视和谴责,随着时光的流逝,对它居然有了很多的理解悲悯。蝙蝠,一个小小的尴尬的动物,说它是鸟类,它却有牙齿;说它是兽类,它又有翅膀。它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哪家的出身。谁不想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