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成本卡(成本卡不仅仅是做数据、对成本卡更深入的理解)
宏观角度:成本卡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餐饮做不好成本卡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数据不准的问题。
做成本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企业定位的事情——要不要发展,怎么样发展,怎样发展得更好、更快、更稳。
其实,可以理解为企业如何从一个没有标准的阶段,进入到有标准、有规范的阶段。
一个企业要做SOP,就像肯德基这种企业,一定会有SOP,如果SOP里面包含了成本卡,食材里面的SOP就是成本卡,成本卡可以细到什么程度?细到一个原材料的操作步骤和时间的要求,比如一个原材料泡多久炸多久。
做成本卡不仅仅是控制成本,也是让顾客吃到稳定的菜,而不是说辣椒炒肉,一个顾客吃到了300克的肉,另一位顾客只吃到了50克的肉。其实这也就上升到了一个高度——顾客感受,你的菜品越标准,顾客感受就越好。
成本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工具,更是一个企业经营规范的要求,餐厅为什么要做这个标准,就是是为了让顾客更好地体验餐厅的服务,让顾客来100次吃到的都是这个味道、这个分量、这个感觉。
一个企业要发展为什么要做标准,因为如果以人为标准,这个企业就没办法发展。比如以厨师长为标准,这个店的能量就是厨师长的能量,如果开10个店,又怎么统一这10个厨师长呢?那么10个厨师长之间还是得有个标准!如果一个店又10个厨师,厨师长怎么保证厨师都能够按标准去做呢?也得有标准。所以成本卡的核心是为了树立一套生产、制作、加工和给顾客更好体验的一套标准。
那为什么不做成本卡的企业也能活着呢?但是这样的餐厅能规模化吗?你能接待多少客人?所以这些餐厅的发展肯定是受到约束的。
餐厅老板想要快速开店、去复制、去规模化,那成本卡和标准化怎么能绕得开呢?
做成本卡有什么好处呢?
1、对顾客的好处:顾客吃100次都是满意的,不会说今天换厨师了菜盐放多了,明天换厨师了酱油放多了,不会出现这种筐瓢(关键时刻掉链子,把事情搞砸)的情况。
2、对餐厅的好处:有了成本卡之后,食材就有了标准,用什么类型的肉、辣椒、大蒜就有标准了,有标准了以后采购和供应商就很清楚餐厅的要求了,不会出现今天买一个这样的,明天买一个那样的。餐厅不像家里做菜,肥肉也能炒,瘦肉也能炒,但是开餐厅怎么可能随心所欲呢?各个部门之间有了标准之后能够更好地去工作。
3、数据成本:如果每个菜餐厅都不知道要用多少肉、盐、酱油等等这些东西,那怎么去管成本呢?餐厅今天炒这个菜10块钱,到底是挣了钱还是赔了钱。
有效的成本管理是,100万营业额就一定能产生多少毛利,我100万营业额产生60%的毛利,20万的净利润,这是一个好的财务模型,但是你怎么保持呢?(首先是你的餐厅能不能做到,做到了又怎么保持)你得有数据吧,哪个菜影响的,哪个档口影响的,哪个厨师影响的,你得清楚。那你怎么搞清楚?就得有标准。有了标准后,又怎么去检查呢?那就得有数据,不能张口就说你肉放多了,你得有数据。
为什么餐厅有营业额但是没有利润?
没有精细化管理的企业都有这个病。它们很想做成本卡,但是就是做不成功?
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把成本卡做成功,而有些企业做不成功,也就是成本卡落地不成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老板的眼光和战略,他觉得重要他就会去做。老板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当老板想做100家店的时候,他会不会做标准化呢?他不做标准化他就开不到100家店。
以前100个餐厅99家店不做成本卡,今天可能已经30%有标准了,再过5年可能是五五开
高端的餐厅、有品质的餐厅、规模化发展的餐厅都有标准,都有要求。
第二:一个团队能不能做成成本卡的因素,要明白一个道理,做成本卡对他有没有好处,如果厨子觉得做成本卡对他有坏处,他当然不会去做,但是他知道做标准化做体系化对他有好处,那为什么不做呢?
另外一个,懒惰,这个餐厅本身就没什么标准,突然让他们做标准化,对于它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怎么降低难度呢?平常就要标准化,不要为了上个软件就做标准化。以前餐厅就已经有标准化了,系统是只为了把数据导进去更加精准。
所以成本卡不是个软件,是套思想,是套体系,是套管理模式,是一个企业精进的方法。
那精细化系统起到什么作用呢?它是个助力的角色,让你做得更好、更真实,让你更方便,让你更快,让你更准,让你更清楚地看清现状有哪些问题,而不是靠猜、靠想、靠反馈,现在有数据了。就像体检,有各项指标告诉你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餐厅什么是毛利高,什么是毛利低,得有数据,哪些原材料是吃了亏的,哪些原材料是挣了钱的,我们得心中有数。
餐饮是个柔性供应链,即加工即生产即销售,都是短时间完成,这个管理就很难,它不能像工业一样,分阶段、分岗位、分角色,一层一层去传递,餐饮没办法去传递,餐饮怎么判断做得好,得有流程,怎么判断流程好,得有数据啊,我今天做了多少道菜,做了多少桌,做了多少营业额,多少人做成的,效率比昨天高了多少,有比较,有比较才知道有多少进步,这些都是精细化获得做小颗粒的数据,才可能知道我们做得好不好。
这就是做成本卡的好处。
怎样健康地做好成本卡?
搞明白了要不要做?要做
我做好了好处是什么?我整明白了
接下来是就是如何做?
第一谁适合来做成本卡。选人,企业往往在成本卡上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对人,如果选不对人99%都会失败。企业选成本卡项目的负责人,决定成本卡的成败关键。这个人肯定有这些特点:坚信能做成;
第二他能解决所有因为人和事遇到的困难;
第三他有清晰的时间安排,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什么时间点达成什么目标,他有完整的PDC管理的方法、能力。
反过头来讲,为什么很多企业自己做成本卡做不成功,因为他没有这个人。
我们在餐饮企业出现的价值是什么,除了卖系统,还输出了一个落地非常厉害的人给餐饮企业。
世界500强,牛逼的餐饮,他们怎么发展起来的,他们凭什么这么牛逼,找找人家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