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的石头河边,河床上一条由石头铺成的小路,路两旁老树虬曲苍劲,杂草野花肆意而生,小路上,一老一少边走边交谈。
期末考了多少分?“语文96 数学98英语100”读六年级的孙子回答。
“还不错,比爷爷强多了,要啥奖励,孩子”
“不要棒棒糖,我要听你讲大山里的故事”……
俊秀的红石沟,是大山里的村庄,青砖青瓦,院墙多是石头堆砌的,碾石草垛静卧,鸭鹅鸡鸣追嬉,一幅原生态画面。古老的村舍每一扇贴着秦琼尉迟恭门神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家族在传承着,一直也有故事发生着。这座大山里的村落,历经了古代的繁华,近代的落寞,和现代的闭塞,大山里走出了第一个将军,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企业家……每一个真实的通过读书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经历都是爷爷嘴里动听的传奇,故事一直也诱惑着寒假回来的孙子。
我想听王氏三兄弟返乡建赛马场的故事,我已经会背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也知道颜如玉是啥意思了,一脸稚气的孙子口齿伶俐地说道。
是啊,孙子已经长大了,爷爷每次讲故事都要提的开场白显然有点絮叨了。要换个新的。紧皱眉头的爷爷想了想,爷爷还是要讲一句话你要记住,“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我记下了爷爷,好书就是一副药,能让人变聪明。
“前天带你去的赛马场,那可是我们村里三兄弟自己投资兴建的,”
“真的吗?规模大着呢,里面除了马,还有骆驼,山羊,孔雀,毛驴等好多小动物,来游览的人挺多的,停车场的车都停满了”孙子说。
接着,爷爷讲起了三兄弟出去边打工边读书,挣得大钱后,返乡回家投资建设乡村,带来了乡村旅游业饮食业的发展的故事。
一老一少继续沿着小路往山里走去。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励志的故事,孩子一蹦一跳的走着。
爷爷,咱们去阿婆家,劝她搬迁,她为啥不愿意搬下山?
都九十多岁了,糊涂了,她非说她搬下去了,常给她托梦的老汉会找不到她的
快到她家了,快点走,再去给她讲讲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异地搬迁扶贫,三十多户只剩下她没有搬迁了。
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孙子看到了一个古老的农户,阿婆的家,还有阿婆养的大公鸡,阿婆的故事也动听,明天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