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昔日血浓于水,如今骨肉相残。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曹植悲行七步、愤而落笔,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七步诗》。
在面对兄长曹丕手中的屠刀时,曹植的内心也许并无多少恐惧,更多的是伤心失意、悲愤莫名。也正因这种“悲的色彩”,才使得《七步诗》具有“发兄弟之悲、解同气之怨、损他人之调”的感染力,以至于向来以心狠著称的曹丕也为其感动落泪。
我们总能听到历史的成功者决绝说道:帝王家没有亲情;
也总能听到历史的失败者伤情说道:愿来世不再生于帝王家。
也许,帝王家多有狠绝之人;也许,帝王家多有伤情之人;但帝王家绝非只有这两种人,就像是在这天地之间绝非用“好坏”二字就可以衡量一切一样。帝王家,也有真性情之人,而曹子建正是这样的人。
01、公子之豪,诗酒琳琅
被钟嵘誉为“骨气奇高,情兼雅怨”的陈思王曹植,是我国历史上诗名最盛、诗才最高的诗人之一。
其才华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似乎是上天赋予的灵性,无需后天磨砺,也无需他人雕琢,纯粹以一种豪华落尽的自然之感,灌注于心间、流淌于笔下。
与方仲永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同,曹植是个彻彻底底的神童。
据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下笔成章。有一次,曹操在看了他的文章后,不由得疑问道:“汝倩人邪?”(你是找人代写的吧?)
年纪如此之轻便已有这般才华,放到现在,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怀疑曹植是在淘宝上找了代写论文的枪手。虽然在古代没有“淘宝”,但“枪手”却是存在的,尤其是那些贵公子的身边,谁还没有几个枪手呢。
曹植听了父亲的话后,不由得鼓起了小嘴,不服说道:“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面考察一下,哪里用得上枪手呢?”
很快,曹植便获得了一个当面证实自己才华的机会。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了袁绍之后,又逐步占据了其老巢邺城。邺城的铜雀台修建完成后,曹操极为高兴,带领着儿子们去参观新完工的宏伟建筑,并要求他们每人现场写出一篇辞赋来歌颂此事。
当诸位公子眉头紧锁、无从下笔的时候,曹植却拿起笔来,一气呵成,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铜雀台赋》: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在这篇赋中,不只有歌功颂德的虚浮之辞,更表达出了当时曹操内心的真情实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由此可见,曹植是一个十分了解自己父亲的儿子,而看遍了勾心斗角、尝惯了千夫所指的曹操,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来自骨肉亲情的理解。
曹植骨子里流淌着的是轻佻随性的富贵公子血液,这一点像极了早年“飞鹰走狗、入室抢亲”的曹操。曹操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个怀揣着赤子之心的真性情之人。
也正因如此,使得曹操多次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但出于百官的劝阻,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好的诗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好皇帝。李后主如此,宋徽宗如此,曹植也不外如是。
曹植自始至终都只是那个“当年的曹操”,而非“现在的曹操”。换言之,曹植只有一面,而曹操是多面的。在曹操看来,曹植在生活中如同自己一般,随性自然,亲切至极;而在军国大事上,曹植又似乎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因为他不够狠绝,更不够虚伪。
建安16年,年纪轻轻的曹植被封为平原侯,建安19年,又改封为临淄侯,一时之间,备受荣宠。
当曹操即将出征孙权时,曾对曹植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当年担任顿丘令的时候,与你现在一般年纪,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做的事,没有一件觉得后悔,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无论什么事,都要做到无怨无悔。”
曹操的话中充满了对自己这个心爱儿子的期许,他希望曹植能像他一样,不只是做一个本色的公子,更要做一个果决的帝王。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
02、皇家之悲,半生彷徨
事实证明,曹植不是帝王那块料,他只是一个本色的诗人,有着文人固有的品格——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相比之下,曹丕的“矫情虚伪”则更符合一个帝王的标准。如果要选儿子,那曹操会义无反顾地选曹植,但如果是选皇帝,那么曹丕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建安22年,已经是万户侯的曹植在一次醉酒后,擅自打开了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马门,奔驰于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驰道。这种“目无君父”的出格行为,使得曹操对他失望不已,也使他完全丧失了嗣君候选人的争夺资格。
“擅开司马门事件”对于当时各方力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曹操在大怒之余,不仅诛杀了负责宫廷车马的公车令,还加重了诸侯的科禁,而曹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待遇。
曹操在事后痛心疾首地说道:“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子建是儿子中最能够担当大事的人,如今看来,倒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了,从此我再也不会相信诸侯了(儿子们)。”
当你对一件事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时,你无须忧愁,因为外界的其他因素会帮你下定决心。曹植的这次行为,彻底让曹操下定了立曹丕为后的决心,可以说,是曹植亲手把“储君之位”推向了曹丕的一边。
昔日的宠儿,如今成了真正的落魄之人。但即使如此,曹操也未能完全忘记这个曾经自己最为看重的儿子,他起码要给曹植一个安身立命之地,而这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军功。
建安24年,镇守荆襄的大将曹仁为关羽所围,在这危急的情况下,曹操连发26军前去支援,而曹植也恰巧是其中一军的统帅。
曹操本想接着此次机会,重新启用曹植,可惜的是曹植再一次因为醉酒而错失了这最后的翻盘机会,也扼杀了曹操的最后一丝希望。
建安25年,曹操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随着曹操的离世,本已孤立无援的曹植彻底掉进了冰冷的深渊。
曹丕刚刚即位,便诛灭了丁仪全族,铲除了曹植的最后一支羽翼。接着又派出“监国使者”重点监视着曹植的一举一动。
“名为王侯,实为囚徒”,从此曹植便在自己的封地上过起了监牢般的生活。
在曹丕父子长达20年的统治时期中,曹植曾多次上表毛遂自荐,请求立功于边疆,可惜每一次热血澎湃的火苗,都被曹丕父子的一盆冷水所浇灭。
欲“抚剑东顾、心驰吴会”的曹植,在遭到一次次的打击后,终于心灰意冷、怅然绝望。
魏明帝太和6年2月,曹植在汲汲无欢中忧郁离世了。年仅41岁的他,在人生黄金年龄阶段郁郁而终,这不仅是曹魏的损失,也是历史的损失。纵观曹植的一生,令人惊叹,令人钦佩,令人唏嘘,更令人“痛恨”。
可以说,他的人生走向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他以惊人的诗才获得了曹操的宠爱,又以放荡的行为失去了曹操的恩宠。当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他醉酒不起、痛失良机;当机会不再的时候,他却汲汲追求、志在立功。
在眼前的,你不珍惜,不在眼前的,你却要追逐,殊不知良机不再、求之已迟!
03、绝代之才,千古扬名
古人曾言世间之事共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曹植虽然在前两点上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但却在“立言”上大放异彩,这可能就是历史给他的一个“公道”吧。
谢灵运曾言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在后世看来,曹植是诗坛上才华横溢的不朽明星,即使过了几百年,后世诗人仍要拜服在他的绝妙诗文下。
由于自身经历的前后落差较大,曹植的诗风呈现出一种“先乐后悲”的特点。曹植后期诗中的悲凉是一种对于亲情、抱负无法获得的无可奈何之悲。比于父兄,虽悲之原因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他延续了建安风骨“悲凉之气”的风格特色。
经历过汉末的动乱流离,也跟随过大军平定北方,在曹植的诗中,深深蕴含着同情人民疾苦的悲凉色彩,而这种色彩,恰是建安文学中真正的风骨所在。悲凉之气背后所隐含着的恻隐之心、自伤之情、苦闷之意,熔铸了曹植诗中的风骨,留下了千古不灭的诗篇。
诗坛的大放异彩,虽然能使曹植流传千古,但也从侧面对比出曹植政治生涯的惨淡落寞。
也许千年以来、魂而有灵,曹植心中最想对后人说的一句话便是:愿来世只做个纯粹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