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一个好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解题能力很强的人,似乎所有的难题都不在话下,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真正牛的地方不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分析一下,好问题的要素。

  首先他们肯定不会问百度知道答案的问题。一个人问题在没有问过百度,就直接问了人,我感觉这个人懒、怕麻烦。一个解题能力强的人,首先就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

  作为回答者,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冲动。只是问这么懒的问题,是不是不太在意回答者的时间呢?毕竟大家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有限。被这样浪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其次这个问题要有足够的背景支持。做足功课的人会把问题分析的非常清楚,在什么场景中发生,涉及哪些概念,尝试过什么解法等等。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回答,而是没有限定好范围。

  比如你说去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应该早结婚,还是晚结婚?这种类型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看情况。

  最后一个好问题不会是纯索取的。一个好的提问者秉持的态度更多的是“讨论”。比如更多的用选择题的提问方式,而非简单的开放性问题。即使是开放性问题,也会加入自己的思考。

  比如,我对某某某有些疑问,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xxx,二是xxx,你觉得那个方法更合适?或者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推荐。

  想要高质量的答案,需要先问出高质量的问题。而问出高质量的问题,是有套路的,或者说是有技巧和方法的,了解之后,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生活中,比起回答问题,更多的是给人建议,给人建议能获得更高的权利感。这是万维刚最近的解读,提建议的心理学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寻求建议就是示弱,示弱就是示好。如果你想向某个人示好,可以向他寻求建议,而给出建议这个动作就是在宣告权利。

  似乎我们生活中,非常乐于给他人建议,这种感觉真的很棒。怎么样避免自己给他人建议,到底是为对方好,还是自己爽?

  万维刚老师给的方法是,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想象自己是一个谋士,对方是自己的主公,可以给出上中下三种策略。让对方选,把权利留给对方。

  尊重对方,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这让我想起来《好好说话》这本书,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处于一种权利关系中,你需要影响谁,谁就握有这场语言游戏里的终极权利。

  在开始一场对话前,搞清楚权利关系,才能采用最适合的话术。

  今天发现一个挺害怕的事情,就是这些都是资料,而不是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恐惧。因为齐白石老爷子曾经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不想死,警惕警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