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说,无感是幸运的亦是悲哀的。选择的生活,并非对此没有一点想法,而是现实的经历常使人喘不过气,有感与无感也就无甚两样,也就不花那一丁点气力有感了,有感也许不是留给正当经历的,是留给青春还是苍老的?
眼前的现实往往能榨干大多对于远的追求,毕竟近到了一个孩子要吃奶,老子要吃药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挣扎无奈的,能掌控生活的毕竟少数。活着就是一种需要,幸福的活着就成了一种信仰。有感的人,往往自诩对生活有着不过分的热爱,他们像是愤怒的青年,像是豪情壮志又壮志未酬就老了的老年,对于生活,还有那么多的一些觊觎,是生活里激情燃烧的岁月,可叹的简单,在大多经历之下,都言废了,竟成一种奢侈。有感也好,无感也罢,都是选择的生活,有着浓厚的生命气息。
近些天,并非朔方的雪才那么纷纷扬扬,南方任性起来也毫不含糊的飘飘洒洒。“南方姑娘习惯了北方的秋凉,南方的冬天也有北方冷”。仿佛这就是印象中寒冬的样子,一点也扛不住风中凌乱的畏缩,又欣喜雪花是那么聪明纯粹。在狭隘的房里,硬是要寻找出生活的样子,前些日子的盘算都易落成幻想,好像就只还有一点精神的慰藉和寄托,以不至在苟延残喘中饥肠辘辘。能想起的许多时候,就是没能料想以后。
生命只此一世,别无他法,也就懈怠慵懒,有些错过也就是必然,也就渐的明白有的还有的,不曾存在;相逢往往是期望着不易的,而后,就一点点减少而至蒸发;也就开始形成一个一个的圈子,圈里圈外都是中间人。我也给自己划上一个圈,进不来,出不去。仿佛没有什么,还比渴望坦然那么热切。他们,还是有一些想法的,淹没的多,坚持的少,也就不爱了,笑着说年轻。
朋友圈,虽然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也反应了一个时代存在过的某些东西,一个年代,一代人的年少青春与过往,圈子里,同龄人毕竟是多数,单纯的让人慎言慎行,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思琢前后像写公文,情况不能太重,形式不好太严峻,问题不可太复杂,关注不可不大,真是难以任性;也有的嗤之以鼻却总想看看别人的世界,他们什么都骂什么都喷,看得惯的看不惯的瞬间的永恒,欧耶,都喷啊;还有的一往独行,我行我素,潇洒自在,专供那些隐身看客的谈资,毕竟他们有时是找不到话题的,想起来生活简单的像那么回事,感慨起来又可声泪俱下实无声。生活可不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朋友圈动态也不像工作那么有条条款款瞻前顾后。那不然怎么叫生活和寄托,做个合格公民,其余全靠自由来发挥。或是充满正义的使者,或是高产鸡汤的厨师,或者生活里的show范,只要有良知有温度那何尝不是追求和向往。我相信既来之,那定然是有一定道理和完成一些使命的,那还有什么不好释怀,只要先打扫干净圈子,再请看客,搭个戏台,必然就有看客;当然的,贵圈的人也常常惯行一边倒的政策。
猝不及防的西风一阵刮的人一个寒趄,冷不丁的一记耳光潇洒甩出清脆的声响,吓得人连忙裹紧单薄褴褛衣衫,龃龉前行。我仿佛想起来,前些年雪地上鸟儿鲜红血迹的景象,那都是你们以为的善良柔软的猎枪。今天清玄大师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