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篇文章写和自己的关系这一话题,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形容和自我关系的词,就是亦师亦友。
了解和评判的区别
中国式的原生家庭在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两个现象就是:有条件的爱和整体性的评判。家长们往往会把子女放在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天平上,当孩子取得比较优异的表现时,给予强烈的认可和表扬。而当孩子在某方面无法给出好的结果时,很多家长采取的是评判式的回应:把结果和孩子等同在一起。所以常见的批评是“你怎么做的这么差”之类的整体性评判。
而了解自我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前提,就是区分了解和评判的关系,也就是,把事情的结果和自我做一个分离:结果不等于我们。我们在人生中迈出的每一步,并不是为了取得谁的认可,而是为了发展自我。这样的认知会培养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式:当没取得理想表现时,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在哪些行为需要改进和修正上,而不是在否定自己和消极情绪上。了解,是客观的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更好地成长;评判,是把自己置于苛刻的审视之下,像雷达一样扫描到不完美点,基于评判之下的行为,很多时候更偏向自我防御。
懂得引导的老师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自我教育其实同样如此,只是它往往更难,因为这需要我们站在一个更客观的、更有温度的视角。想象下我们从小到大最喜欢的老师,往往是懂得鼓励又会给予引导的。再想象下,我们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常常是暴君式的。“你必须要……”之类的作用力强压下去,并不顾及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如今这样一个各式各样的“知识信息”层出不穷的时代,自我教育反而会受到很多的干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并不是学会纯粹的知识,而是训练思考的方式。我非常不认可现在市面上所鼓吹的大量“认知升级”概念,因为它们离真正的认知学实在相差甚远。在我看来,学习认知学的目的,其实也是更好地了解自我。知道大脑的运转原理就如学习心理学知道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样,它们不是让我们去获取社会名利的直接工具,而是懂得自我之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引导。就好像当一个小孩子在哭的时候,只有花时间了解过他/她的母亲,才会知道如何哄着不哭,而不是二话不说的训斥。
懂得陪伴的朋友
除了懂得引导之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自我关系,其实就是陪伴。对亲密关系的向往,是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这种关系并不仅限于爱情,亲情、友情皆如此。但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伤害,感到孤独。在这些经历中,如果我们能扮演好一个挚友的角色,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和学会理解我们的情绪,我们就会更容易卸下过去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我很喜欢一位认知学家达马西奥在《笛卡尔的错误》中提出的观点,人类的情绪也是推动理性判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处理好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会成为我们大脑创造力的丰富滋养。所以,不过度贬低和打压情绪,像朋友一样有耐心的对待自身的情绪,它们反而会助力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亦师亦友的自我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需要我们不断实践的生活方式。倾听自我、尊重自我再到行动上的引导自我,唯有如此,我们再能发现探索和发现更多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