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职业经理研修班中,有一位基层的外科医生。他说,他觉得现在的工作按部就班,没有什么意思,让他觉得自己人生一眼就可以看到头,也没有机会创造更多的收入。因为他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很难在其他行业找到发展机会。所以他就想来找我们帮他分析一下,要怎么样才能放大自己的价值。
第一点,当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有没有从更高的维度来定义这份工作?你是不是发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不是因此热爱这份工作?
比如我们做出版行业,可能和人家自我介绍的时候就会说:“我啊,就是个做书的”。
但如果你从更高的维度来看,你找到了这件事的意义,那么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发现价值,并把它传播出去。那么外科医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应该是帮助很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对吧?那么你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给病人问诊和手术,你还在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第二点,如果你真的找到了当外科医生这件事的意义感,并且热爱这个职业,那么你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找到放大自己价值的方式。
比如说你可以向大众传播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教大家怎么去避免和应对健康问题,那么你就不仅仅是在一家医院为一小部分人服务,而是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为更多的人服务。你使用的技能仍旧是你的专业知识,只不过你把这些知识分享给了更多的受众。当你有了自己的品牌,在业内的影响力也会更大,这对你的本职工作反过来是一种推动,也有利于你在本职岗位上得到晋升。
第三点,也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做的这个行业真心没劲,你想要另起炉灶,进入一个新的行业。
有一位作家冯唐老师,他曾是华润集团的高管,还是协和的医学博士,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像这样的人,可能横跨了多个领域,但都能做到最好。可以说,世界上99%的人都没法模仿这样的职业规划。那么,如果你还是想要跨界,又要怎么办呢?脚踏实地,不要去模仿那些有极端性特质的个别案例。
你要明白,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底层能力是什么,这些底层能力又可以向哪些方面去迁移。比如,六人行图书的创始人石姐,她是四川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十几年前就在广东上百亿的集团公司做了高管,担任财务总监,是给公司做决策的三巨头之一。法学专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做财务总监也需要这样的底层能力。她在十几年前的这次跨界,本质上是一种底层能力的迁移。
同样,如果你是一位外科医生,但你不想在此基础上扩大自己的品牌价值了,那么就要问问自己:通过从事外科医生这一职业,你获得了什么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不能迁移到别的职业上去?
如果我们做知识付费,也是想要找到那些愿意在本专业领域,放大自己的专业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各类专家、学者与作家。我们想要找的老师,一般符合下面五条标准:
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万小时的积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丰富积累的人,相对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这样的老师不一定有大众知名度,但圈子里一定会有人知道他、认可他。这样,我们能确保他生产的内容,具备一定的价值基础。
二、是不是有足够的合作精神。因为这是一个合作制胜的时代,好的内容产品的全维度打造,依赖于分工的专业化协作。再好的内容策划人遇不到配合的老师,最后出来的产品也不可能成功,最后往往事倍功半。
三、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不管是当老师,还是作为一个写作者,都需要投入时间来淬炼,方能把兼具加智力和市场力的内容产品打磨成型。所以,除了愿意传播自己的东西之外,还要看看这位老师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配合内容传播的工作。此外,这也是老师有诚意和我们合作的一个表现。
四、在领域中的标签属性。一个人讲的东西,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一个领域中,可以说得上名字的行家成千上万,那么为什么要听这个人讲,而不是那个人讲呢?这种特色可以是内容方面的,比如从一个角度对内容加以深挖;可以是讲法方面的,比如这个人的情绪感染力特别强,那就比那种比较理性的演讲者要有优势;还可以是这个演讲者本人的,比如他的经历比较曲折,那么可能对有的领域的思考就会比别人深刻。
五、他是不是热爱传播。有些人不仅有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乐于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大众,而且这个人的口才和表现力也都很不错。又或者,他有强烈的传播意愿,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别人。他是为了做这件事,才去做这件事的吗?还是对这件事有长远的规划?关于这一点,听众和编辑一样,都能够感知到。一个老师的态度和灵魂,有可能就决定了他的产品的好坏。
这五条标准中,第五条是最关键的。因为如果是真正热爱某个行业的人,哪怕一开始能力不是那么强,只要持续努力下去,也会因为飞轮效应,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飞轮效应(Flywheel Effect),指的是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当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就会很大,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所需的外力便会更大,便能够克服较大的阻力维持原有运动。
用这些标准去筛选出来那些有专业价值,并且也愿意放大自己的专业价值的人。
总之,互联网时代,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有放大自己个人价值的机会。如果你能在自己的职业中找到意义感和价值感,持续深挖下去,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且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更大。